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三个人一双眼睛》教材理解 《三个人一双眼睛》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东二小学 王盛

新学网 > 语文 >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 > 三个人一双眼睛 > 三个人一双眼睛教材全解

一、教材理解

研读教材以后,我感到:《三个人一双眼睛》这篇课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很难读懂的。这是一篇描写一家亲情的散文。它先描述了一个偶然间看到的生活短镜头——熙熙攘攘的百货大楼,一家三口缓步下楼,三个人只有一双眼睛,但是笑却在脸上流。就是这样一个简短却不失生动的画面感动了作者,牵引出作者大段的情感宣泄。他为什么会这样动情,最后甚至还留下了眼泪呢?学生自己读不懂,老师也讲不清楚,那是需要累积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后,才会达到的人生顿悟。因此,对于后半段课文,也就是作者那情感的抒发,建议只要让学生读读记记就行了。如果觉得学有余力,也可以对其中的一些词句进行一些积累。那些浸润在字里行间的如诗如画的词句,还是与众不同的。比如“思绪的羽翼却飞向了辽远”、“捧起那闪着炽炽光彩的小脸”、“新鲜的阳光在这个世界上流着”等,还有一些夸张的运用。

鉴于课文的这个特点,又根据单元学习目标,本文比较适宜采取难文简上的方法。单元学习目标还是要求复述课文。复述可以分为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三种。本文是本册教材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简要复述的要求。我们知道,在所有复述中简要复述最难,因为其中牵涉到学生的概括能力。因此现阶段对于学生简要复述的要求不宜过高。根据课后要求,本课只要学生能够借助插图,用一、两句话把这个让他感动的画面讲清楚就行了。课文1—5节描写的就是这个动人的画面,因此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把这些内容:熟读(成诵)——读懂(什么使他感动)——讲清(抓住要点)。能够做到这些,那学生就自然能体会到——镜头后所隐含的家人之间的亲情,特别是孩子对父母的关心、孝顺之情了。

二、手段突破

本文虽散,但却有一句话却反复出现,贯穿全文——“三个人一双眼睛,笑在脸上流。”建议教学时,我们以课题为抓手,将反复出现的这句话作为难点突破,来组织课文的学习。

为什么三个人一双眼睛?

在出示课题以后,我们马上进行质疑。借助疑问,可以先来反馈一下课文预习的情况。原来爸爸妈妈都是盲人,只有孩子有一双眼睛,这就是这个故事的背景。那是一双怎样的眼睛?进入文本,其中有直接描写这双眼睛的句子——“那男孩的眸子多明亮啊,漆黑漆黑的。”对于“眸子”这个词语,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就理解了,记住了,今后肯定也会运用了。

为什么三个人一双眼睛?再读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更深层的含义了。三个人是在合用一双眼睛,正是小男孩那漆黑、明亮的眼睛眸子,在引领着爸爸、妈妈。他们眼睛虽然失明了,但心里确是亮堂堂的。三个人一双眼睛,笑在脸上流。一个“流”字就写活了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盲人本该不幸,可他们却那么快乐,这是一个矛盾。但对于学生来说,盲人的痛苦他们根本体会不到,无法理解。因此教学时,我们变换一个提问角度:如果你在路上看到一个盲人,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呢?预设到的答案是:觉得他们可怜;想去帮助他们;想去搀扶他们;要给他们让道……课文第4节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帮助弱小,人之常情。再回到文本,看看这一家三口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呢?目的是想让学生静下心来,反复读文,读懂他们脸上那流动的笑容。我们可以借助小组讨论的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反馈学习时,教师可以紧扣两点:

1、时间——星期日;地点-熙熙攘攘的百货大楼。

对于“周日的百货商店”,学生的生活经验应当是很丰富的,他们绝对能绘声绘色地叙述出那个嘈杂的场面。“熙熙攘攘”这个词意,大家就不言而寓了。由于行动的不便,盲人本来是不太适合出现在这种人流嘈杂的地方的。可是他们一家,却毫不在意,仍旧谈笑自若。学生自然能感悟到他们笑对生活的快乐态度。在此环节中,对于“熙、攘”这两个生字,教师应当突出关注。“熙”的右上部分是个封口的“已”,“攘”这个翘舌音要读读准。这两个字笔画都比较多,可以放在田字格中,让学生关注它们的间架结构,把这两个字写写漂亮。

2、小男孩对于父母的孝顺,跃然纸上。

“左手牵”、“右手牵”、“小心很慢地”、“说着”、“笑着”,这些都能说明了孩子对于爸爸妈妈的爱,这是一个多么善良、可爱的孩子啊!

就是这一家对于自己的态度,让作者感动了。突破了这个难点,课后的简要复述就不难了。

三、读写训练

难文简上,但也能在其中挖掘到一些读写结合的训练点。

比如第5节中,“他们一边走着,一边笑着,还有笑在三张脸上流。”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想像补白,他们会说笑些什么呢?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孩子对父母的提醒;孩子会把他见到的趣事告诉爸爸妈妈……)教师可以给些句式,为学生做些铺垫,特别是对话描写的三种不同形式可以穿插其中。

要提高难度的,可以把课文1—5节作为一个范文。让学生自己用眼睛去观察自己家庭、生活中的一个动人画面,进行一次小练笔。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