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木笛》教材理解 慢慢走,欣赏啊——《木笛》的解读历程

徐虹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上册 > 木笛 > 木笛教材全解

【引言】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永远的寻觅和追逐。风景迷人的阿尔卑斯山山谷中的一条公路边,插着一个标语牌,提醒驾车人:“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仔细地品味美,品味情趣丰富的人生。

关键词:感受美品味美享受美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使学生有所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深受感动,教师首先要爱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要想让课堂火花四射、精彩纷呈,要想让教学生机盎然、充满活力,都离不开教师对文本进行全方位的解读。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谈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时首先提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做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

无意之间,在人教版的九册语文教材的选读课文中读到了《木笛》一文,主人公朱丹——一位乐器演奏员身着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亮相,我的内心便没由来的怦然一震,随后,读到他一次又一次地小心地将木笛取出、放回、取出,读到他拒绝演奏欢乐的曲目时那种难以掩饰的悲戚,再读到他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吹响木笛,“笛声悲凉凄切,犹如脉管滴血。寒冷凝冻着这声音,火焰温暖着这声音。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间翩然回旋。”我仿佛也随着这笛声来到了纪念碑,倾听着朱丹心脏的跳动。这样的感受和感动让我手不释卷,捧着课本读了一遍又一遍。整篇文章没有慷慨激昂的语调,没有华丽堆砌的词藻,而是有一种如朱丹的笛声般的忧怨自然地弥散,如中国的水墨画般无声地晕染。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意境,这样的情感,该怎样引领孩子?怎样感染孩子?咀嚼了很久,思考了很久,我慢慢平静下来。虽说《木笛》一文带给我难以言表的感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将自己感性的东西加以整合、提炼,形成适宜课堂、适宜学情的清晰的脉络和结构,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章的语境、意境、情境中,获得正确的认知,享受艺术的熏陶,得到情感的升华。

一、以“腊梅”为切入口,凸显高大的人物形象

亚里士多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阅读教学也需要一个支点,即读者与文本对话的切入口——文本中最关键、最敏感的问题。只有找准了文本对话的切入口,才能高屋建瓴,牵一发而动全身,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文本,形成对话,实现有效的多元解读。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了标题,也就意味着抓住了文章之神。怎样设置整体框架性的问题呢?我以“课文为什么要以‘木笛’为题?这又是一位怎样的木笛演奏员呢?”为主问题,引领学生走进课文,走近朱丹。通读课文之后,一个忧郁、孤傲的木笛演奏员的形象跃然纸上。“话音未落,从一排腊梅盆景中站起一个人来,他看上去修长、纤弱,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了一株梅树。衣衫上的梅花,仿佛开在树枝上。”写朱丹,为什么要反复地提到“梅”?作者的用心何在?这让你想起了什么?曾经学过的课文《梅花魂》、王冕描写的《墨梅》、《白梅》自觉地出现在脑海中。在这一次次的衍生中,一次成功的链接式解读应运而生。朱丹与腊梅在一次次的撞击中,不断地重叠、分离,一个不屈不挠、洁身自傲的梅花一样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并给下文的解读设下了铺垫,“一个如此热爱音乐的人,为什么不服从分配?为什么他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等疑惑也得到了初步的解答。

把一篇诗文,链接到其他文章,嵌入到其他意境,就可以出现多种意义的碰撞,甚至可以互相辉映,自然而然地揭示出新的、更深刻的意义。自始至终,朱丹就像一株傲雪迎霜、傲然挺立的梅树,屹立在我心里,学生心里。正如《白梅》中所写,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课伊始,就有意识地营造了一个婉约的课堂意境,在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世界里,没有对语言文字的生硬肢解,没有对人物形象的标签式的张贴,可人物的形象已经高高地树立起。由此可见,文本解读的基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的每一处亮点和每一个细节,并且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力点。

二、以“悲壮”为主旋律,奏响温婉的课堂基调

《木笛》是首悲伤温婉的乐曲,又是一个悲壮感人的世界。我们在抓住情节主线层层推进的过程中,溢于言表的是承载在语言文字中的文章的情感。文章中,情感元素遍布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朱丹的悲伤、大师的感动,无不让人动容。这样的文章需要学生反复地品读、咀嚼、揣摩、体悟,进而感受到文字的律动,情感的波澜,触动自己的心灵。

整篇文章中,主人公朱丹表现出来的悲戚、忧伤,不禁让人心生疑云。为什么他一出场便“闪过一丝悲戚”?为什么被拒绝后“涌出苦涩的泪水”?为什么连在纪念碑前演奏的笛声都是“悲凉凄切”的?文本所体现出来的浓浓的人文关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感知世界。教学时,应着眼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愫,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律动的舞台。当朱丹被告知不能录用时,文中这样写道,“听到这句话,朱丹的眼中顿时涌出苦涩的泪水。他向主考席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小心地放回绒套,转过身,默默地走了。”课堂上我是这样呈现这一环节的学习的:你从中读懂了什么?此时的朱丹没有为自己辩解,他只是——(引读),他更没有什么过激的表现,只是——(引读),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只是这一走,可能意味着……?也可能意味着……?更可能意味着……?这怎能不让他的内心充满黄莲般的苦涩呢?学生在老师的牵引下反复地扣击语言文字,扣击人物内心,扣击文章主旨,将自己的感悟和人物的情感一次次地交融在一起。

叶圣陶先生说过,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在细读文章时,不要忽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要读出每个背后的意蕴和味道。“细读”的根本是立足于文本,也就是“充分阅读”,就是要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尊重文本,从文本出发,注重细节的解读和结构的分析,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实现文本的审美价值。

三、以“爱国”为主题,构建积极的人生价值

《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文化之根,是精神家园,它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南京大屠杀,中国人心里永远的痛!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画面、一个个血红的数字地不断呈现,哪个中国人不是满腔愤恨!朱丹的良苦用心得到了最合理的解答。当凄凉的木笛在风雪飘动的画面中响起,当一群孩子手擎红烛肃立在纪念碑着,感动的不仅仅是那个主考官,还有课堂上的所有的心。当我们随着乐曲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红烛、雪花、笛声,课堂竟然又一次达到了高潮。孩子们严肃而虔诚地听着,读着,想着,朱丹就这样深深地植根在学生的记忆深处。当然,植根在学生记忆深处的还有——朱丹那份深沉而炽热的爱国热情。为了一个纪念日竟然可以放弃自己痴迷的音乐,放弃自己美好的前程。人物的形象再一次被高高地树立,在敬佩、感动之余,又给人留下了怎样的思考?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肖邦说,爱祖国高于一切;拜伦说过,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木笛”在孩子们心里已不是一件乐器,而是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啊!一切水到渠成,学生的心与朱丹的心紧紧相连,学生的情与朱丹的情深深相融。老师、学生、文本在课堂上和谐地交汇在一起,整个课堂,在这样的时刻,成了一首婉约的诗。

阅读教学以文本为基础,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无论你如何解读,都不能脱离文本,脱离文本的“视野范围”。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一千个哈姆雷特终归还是哈姆雷特,而不是麦克白,不是李尔王。因此,解读时必须在一定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解读《木笛》,也许有许多途径,也许有许多方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品中蓄含着很深的爱的象征,这是对生命与美的挚爱。如果脱离了这个点,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的多元和尊重,就会陷入漫无边际的揣测和臆想中,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此可见,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既是发现和领悟文本的意义,也是整合和建构新的意义。解读文本,不能站着看,要坐得住,读进书里去,读出自己的感悟,嚼出文本的味道,引发自己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感情与思考进行一个理性和宏观的把握、梳理。然后回到课堂,带着学生一起去发现,去思考,去建构。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与重建,就超越了故事情节的层面,便生成了学生的意义,达成了主题。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