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匆匆》到底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教育局教研室 吴红蕉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六年级下册 > 匆匆 > 《匆匆》到底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二册的精读课文《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这篇课文设计的预习提示是:“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对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作出回答。”不久前,我到徐州听沈阳市实验学校的高俊岩老师执教《匆匆》,学生认为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并说文章的第三段回答了这个问题。高老师肯定学生“抓得很准”。对此,笔者不以为然。

首先,我们看文章的第三段有没有回答“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这个问题。“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接下来,文章描写时光如何地匆匆而逝。为了把空灵抽象的时光踪迹具体化、知觉化,作者撷取日常生活必需的“洗手”“吃饭”“睡觉”等等具体琐事,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赋予时光以生命,让时光“从小盆里过去”,“从饭碗里过去”,“伶伶俐俐地从身上跨过,从脚边飞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我”无可奈何,只有“掩着面叹息”,“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时光不因你的悲哀和无奈而有半瞬停留。这第三段中的每一句话都紧扣“匆匆”二字,具体描写日子“怎样地匆匆”,怎样地稍纵即逝,没有一处文字写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原因,如何能说这一段回答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这个问题呢?

那么,文章的其他部分是否回答了这个问题呢?文章第一段用对比手法写出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燕子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时候,唯有时光不再,去了,就一去无回。到哪儿去了?“是有人偷了他们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作者寻寻觅觅,在寻觅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和惋惜。第二段作者写自己的八千多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了,表达了无限的感慨。最后作者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他反躬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思索的结果是明确的,他不甘心“白白走这一遭”。结尾一句,照应开头,突出了作者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引人深思。

综观全文,没有一处文字回答了“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其实仔细想来,问题并不仅在于文章“有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还在“能不能”回答。时光就是一去不复返了,至于“为什么”,谁能回答?如何回答?不能回答也是无需回答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作为问题提出?归根到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根本就不是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的问题。这一句看似在问,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年华的惋惜,对时光不再的无奈。“问”只是一种修辞手段,目的是使这种心情表达得更加强烈,更易引起我们的共鸣。这句话与其说是向我们提出问题,毋宁说是作者面对似水流年的一声长叹。这声音,在中国文学史上何其熟悉!春秋时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末曹孟德,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唐代李白,把酒而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自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些经典诗文与作者的这一声长叹不是异曲同工吗?

那么,作者在文中到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文章紧紧围绕“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光流逝的踪迹,写了作者对逝去日子的惋惜,对时光不再的无奈,对虚度年华的悔恨,对短暂人生深沉的思索。所有这些,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在转瞬即逝的时空里,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日子?作者的回答是鲜明的:“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白白走这一遭啊?”连用两个问句,既表达作者自己不甘心虚度此生,也告诫读者“来到这世界”不能“白白走这一遭”,这才是文章的主旨之所在。

既然“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一句,不是作者向我们提出的问题,那学生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误读呢?原因很简单。“预习”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本文一定有问题提出。依据学生的阅读经验,大凡有问题提出,必要有“问句”出现。带着这样的阅读期待走进文本,果然发现文章首尾两处出现“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句中的“聪明的,你告诉我”显然是“向我们”提问,提出的问题当然就是“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学生出现这样的阅读错误很正常,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关键是教师要能作出准确判断,及时抓住这个错误,把它作为一种生成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走进作者心灵,在辨误的同时完成对文本思想性及艺术性深层次的感受,使这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散文成为儿童人生永远的风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