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第二单元说课设计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三中学 赵惠娟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 第二单元说课设计

 

【总说明】

第二单元围绕“人物画廊”这一主题,选编了四篇中外小说,它们都是写人的名篇。《孔乙己》塑造了旧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蒲柳人家》表现了京东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变色龙》刻画了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小官僚的形象,《热爱生命》刻画了一个美国西部特有的坚韧顽强、不惧艰难险阻的“硬汉”形象。教学本单元,要求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内容(情节)的基础上,体会小说的主题,学习小说欣赏的基本方法,基本学会欣赏小说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了解小说多样化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课文说明】

孔乙己

总说课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文章篇幅不到三千字,却极其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揭露了为封建科举制度所残害的读书人的病苦,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从民众这一方面看,小说表现了鲁迅鞭挞国民劣根性的一贯主题。

教读课文,应该是以教材为例,传授必要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这样的考虑,教学中始终将小说视为一个整体,抓住主要问题以勾联有关内容。解读人物是读懂小说的主要途径。要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必须理解他性格中的矛盾性。为此,教学中运用矛盾分析法,把握人物形象,深层探究人物悲剧的社会原因,以理解全文主题思想。同时,引导学生品味小说辛辣深刻的语言,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为培养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兴趣,可将本文与《范进中举》加以从主题表达、手法运用等方面的对照、比较。

简案例举

〖重点学习目标〗

1、理请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3、品味欣赏文中的语言。

〖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单元

可充分本单元的几幅课文插图,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理清文章故事情节,把握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培养归纳能力。

例如:快速阅读后分别用一句话归纳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

2、整体感知,培养对主要信息的筛选能力。

例如:

⑴默读开端部分,圈画出描述酒店的格局和两大类顾客的特点的语句。

⑵默读发展部分,圈画出描述孔乙己的身份、外貌、绰号的由来的语句。

⑶默读发展、高潮部分,圈画与讲述孔乙己断脚前所写的四件事,和孔乙己再次出现在咸亨酒店时,与前一次的表现不同的情景。

三、把握人物形象

1、根据以上梳理的内容,分析孔乙己这一形象(思想性格、处境)。

2、精读第4、5、6节。探讨问题。问题涉及语境中的字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对孔乙己的情感态度和小说中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

四、小结本课收获

教师小结时强调:小说欣赏的基本要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学语言、主题思想、社会意义等。

欣赏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的多种手法(正面描写:肖像、动作、神态、语言等;侧面描写──环境烘托、其他人物的烘托与叙述)

第二课时

一、品味细节描写(众人的“笑”、孔乙己的脸色)

二、理解作品的主题

1、小组探讨:

⑴短衣帮和孔乙己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几乎处在同一层次上,他们本应对不幸的孔乙己表示同情,可是,“短衣帮”却拿他逗趣、开心,给他取绰号,奚落他。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吗?

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是“大约”还是“的确死了”?作者这样结尾,用意何在?

⑶小说是怎样表现举人打折孔乙己双腿这一情节的?这一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2、小结:

这篇小说,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

3、与《范进中举》比较,主题上有什么异同?

三、学生质疑问难

四、综合与创新(选一)

1、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我”──12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使全文显得真实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童言无忌”,一个12岁的小伙计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人和事,没有偏见,没有顾忌,因而行文比较自由,便于表达作者冷峻而热烈的思想感情。如果换成酒店掌柜或其他人做叙述者,会有什么变化呢?改改看,并比较一下。

2、孔乙己被打断了腿后,他的命运将会怎样?试根据小说内容进行续写。

要求:想象要丰富,记叙描写要具体,情节展开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蒲柳人家

总说课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教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

简案例举

〖重点学习目标〗

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了解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

2、欣赏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3、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诵读与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

2、研讨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小说情节场景。深入研讨.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入题。并简要介绍作者,初步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二、默读与诵读相结合,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文意。

2、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探讨两个思考题

⑴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课文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那么,他们两人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⑵作者用了哪些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请画出有关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三、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教师提示:小说的语言运用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教师引导学生找一找,读一读,并体会高妙之处。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

1、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3、学生联系熟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体会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

教师提示: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3、学生自由诵读,体会小说的独特魅力。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变色龙

总说课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选取社会生活片断,表现尖锐重大社会问题,也即以小见大,是契诃夫短篇独特之处。

教读本文,应抓住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理解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抓住“变”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成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思维的概括性和发散性,对人物分析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

小说主要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灵活开展。可以编演课本剧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深透理解文意并进行个性化创作提供平台。

简案例举

〖重点学习目标〗

1、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3、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4、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5、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契河夫的短篇小说以对话取胜,语言有显著的特色。课文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活泼的分角色朗读形式,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激疑探究法抓住文眼“变”,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同时本文是一篇讽刺小说,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奥楚蔑洛夫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可以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二、默读,整体感知文意

思考题:

1、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用简要的话概括说明。

2、作者为何称奥楚蔑洛夫为“变色龙”?根据课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3、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行吗?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如《一个见风使舵的人》《一个变化多端的人》《两面人》《势利眼的警官》等。

三、跳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学生梳理、概括,教师提示)

四、学生合作探究

1、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2、讨论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五、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学生分组试读。

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六、布置作业(选一)

1、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2、自选一个情景,为《变色龙》画一幅插图。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主题。揣摩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

1、学生默读全文,四人学习小组合作研讨:

⑴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⑵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⑶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入阅读,体会小说的表现手法

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⑴“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⑵“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⑶“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⑷“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⑸“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⑹“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让学生筛选、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3、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三、比较阅读,进一步体会小说的表现手法和创作意义

比较一: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课文的情节所作的改写,请你对照原文做一番评论。

A同学的改写:

“哎哟……哎哟!”奥楚蔑洛夫忽然听到一阵凄惨的叫喊声,循声一望,只见广场上聚集了一群人。

“好像出事了,快去看看!”奥楚蔑洛夫对巡警说。

奥楚蔑洛夫迅速钻进人群里去,询问道:“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

只见赫留金举着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在痛苦地呻吟着。

“他被狗咬了一口,长官!”人群里有人说。

“快!赶快把他送到医院去!”奥楚蔑洛夫向巡警催促道。

“大家快散开,这儿没事啦!”奥楚蔑洛夫挥手示意着。

巡警叫来一辆马车,奥楚蔑洛夫搀扶着赫留金坐到车上,离开了广场。

B同学的改写:

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一阵叫喊声,接着传来了狗的尖叫声。奥楚蔑洛夫眼睛往那边一瞪,看见广场上聚集了一群人。

“好像出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奥楚蔑洛夫踱着步子,向人群走去。

“快散开!给长官让路!”巡警向人群命令着。

“好啊!你们这帮刁民,竟然敢聚众闹事!想造反啦!”奥楚蔑洛夫气势汹汹地吼叫着。

“长官,我们没有闹事,我被这条狗咬了一口……”赫留金举着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小声地说着。

“被狗咬了?活该!谁叫你到处乱跑!还不赶快走!”奥楚蔑洛夫狠狠地喝斥道。

“你们快给我散开!,要不,我就统统抓起来!”奥楚蔑洛夫向众人恐吓着。

“那条狗呢,马上给我弄死!”奥楚蔑洛夫对巡警说。

赫留金举着那个血淋淋的手指头灰溜溜地走了,围观的群众也纷纷散去,广场又恢复了往常死一般的寂静。

(提示:可以从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性格、所体现的社会意义、所设计的情节的曲折性及讽刺的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对于初中学生能谈论一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比较二:

把《变色龙》中的主人公与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主人公或《范进中举》的胡屠户比较一下,说说他们有哪些相似点。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请构思一篇小小说,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

热爱生命

总说课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著名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在写法上,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心理活动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与追求。

这一类作品学生早在七年级就有接触了。如《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颠》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篇目来辅助学生挖掘作品的深意,同时建议课外阅读杰克·伦敦的其他相关作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了解其中的硬汉形象及其特点。

简案例举

〖重点学习目标〗

1、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机动)

2、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3、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并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4、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小说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杰克·伦敦“善于刻画毅力坚强的人们”(高尔基语),描写细致是课文的突出特点。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

2、研讨探究法在主人公身上寄寓着作者的人格理想和美学追求,引导学生研讨探究,理解小说的象征意味,激发积极有为的人生理想。

3、引申比较法引导学生将课文与七年级下册中的《伟大的悲剧》(茨威格)、《荒岛余生》(笛福)进行联系,在对照中更为深刻地体会主人公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浏览课文,自习疑难字词。分组解决下列问题:

1、了解19世纪末的美国淘金热,以及杰克·伦敦的有关作品;

2、收集极地环境的地理、气候等方面知识;

3、搜寻珍视生命的有关名言或故事。

〖教学要点〗

诵读,感知情节结构,梳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研读探究,理解作品的象征意味。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带领学生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

二、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情节结构,用自己的话概述小说的情节

2、学生自由读全文,筛选、概括下列内容:

小说的主人公在茫茫荒原上面临着哪些生死考验?他为什么能超越极限、战胜病狼而顽强地生存下来?

三、重点研读,合作探究

重点研读小说最为精彩的高潮部分:人和狼最后的格斗。探究:

1、小说的象征意味非常浓厚,这是西方许多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揣摩文中显著的象征物“狼”的隐喻。

2、小说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为什么连个名字也没有?作者塑造这样一个硬汉形象的意图是什么?

四、比较探究

联系《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中探险家斯科特归途覆没和《荒岛余生》(笛福)中鲁滨孙荒岛求生的经历,说说这篇小说的深刻意蕴和在艺术上的特点。

五、体验延伸

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品出“他”对你的启示。

2、讲述在其他书刊或电影、电视中看到过的类似珍视生命的故事或名言,并谈谈自己的感悟。

受到条件限制的学校,也可以由教师提供一些短文,请学生品味、感悟,反思生命价值。。

例文1:

面对逆境

林景云

两年前看到一篇动物哲理短文让我记忆深刻。故事是这样的:一只山羊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井很深,山羊竭尽全力也无法脱离困境,它不停地呼救却无济于事。几天过去了,山羊已经精疲力尽,只能闭着双眼等待厄运降临。忽然,一阵嘈杂的声音传来,一群人带着铁制工具来到井边,山羊顿时看到一线生的希望,用仅有的一丝微弱叫声以示求救,可是来不及了,井外铲土的声音淹没了一切,土掉在山羊身上时,它只能无助地哀鸣,不一会儿土堆埋没半个身体,山羊忽然不作声了。它用劲抖落背上的灰土,奋力将四蹄抽了出来,接着每落下一把土,山羊都把它结结实实地踩在脚下。枯井里的土越填越高,山羊离井口越来越近,它抖擞精神跳出“死亡陷阱”,从容地走向大自然。

山羊在濒临绝境中。凭着自己的力量与机智摆脱了死神,的确令人叹服。无论是人或动物。一种与生俱来的求生欲望在危急时刻就会焕发巨大原始潜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所谓“急中生智”“绝处逢生”,这是逆境中求得生存的本能。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聪明才智与内在潜力。身处逆境可以更懂得成功的艰辛,更经得起失败的磨砺,他们将压力变为动力,在不懈的奋斗中创造人生价值,在辛勤的耕耘中获得丰收的硕果。

例文2:

1998年5月20日晚9时,一场山洪将新疆巴音乌素矿矿井冲毁,一股巨大的水流直灌井底,将13个在井底干活的工人冲倒,淹没,只有青年工人杭平抓到一截一米多长的圆木,顺水向巷道深处漂去,一直漂到700米深处的采煤区。杭平上到一块一米见方的干燥地带,拧亮矿灯,光影里看到不远处一头井下拉煤车的骡子被卡在狭窄的道口。最初的两天,除了喝水,还试着啃那圆木上的树皮,还试着嚼皮带,但他都失败了。大约过了四五天之后,他将饥饿的目光投向了与他相依为命的骡子。他移动极度虚弱的身体,拿铁锹绊住骡子的腿,让骡子在挣扎中溺水死亡。接着把铁锹在石头上磨快,来剥骡子的皮,又把自己的眼镜片打碎,用玻璃一点一点地割肉吃,因为他不能嚼,翻江倒海的恶心几乎将他置于死地。几天后,肉开始变味,他把割下的肉泡在水里,反复搓洗,直到洗净才敢吞食。为了保持体力和热量,他将自己的行动降到了最低限度。他躺在地上,无数次地想,我还活着,我要活下去。就这样他一直到了6月23日早晨8点钟,这时,他抚摸自己的身体,胳膊枯瘦如柴,胸肌已塌陷,摸一摸肚子,已能触到脊梁骨了。在这34天中,两台水泵以每小时近200吨的抽水量日夜不停地旋转着,随着水位的下降。救援人员从井下抬出了12具尸体。当救援人员发现杭平还活着的时候,这使所有闻知此事的人都充满了好奇,都感到这是一个近似神话的“奇迹”。

例文3:

石缝间的生命(作者:林希)[略]

六、课堂小结

七、布置作业(选一)

1、阅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选取独特的视角或内容或写法,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2、《热爱生命》与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有异曲同工之妙,试比较两个主人公的形象。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

〖活动目标〗

引导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视野。

对初中阶段的课外阅读作调查,或分析同学们的阅读现状,进行汇报;或叙述自己的读书经历和感受;或分类介绍自己熟悉的小说、小说人物、描写方法等。

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虚构故事,尝试进行小说创作。

〖活动建议〗

三项活动,人人参与。

第一项以口语交际为主,辅以笔录训练。第二项以查阅书籍、资料,编辑小册子为主。第三项是以写作为主。

〖活动步骤〗

第一项(第一课时)

个人准备(课外):

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把自己在初中阶段所读的书整理成一份完整的书目。书目中标明必读书目、推荐书目、自选书目及其体裁。

学习小组活动(课内):

1、交换传阅“阅读书目”。

2、讲述“难忘的小说世界”。讲述的话题,可从以下方面自选:

讲讲自己最难忘的小说故事,最喜欢的小说人物;

讲讲自己读小说的有趣经历;

讲讲小说对自己的影响

讲讲自己广泛阅读小说的经验。

3、根据以上1、2点的表现,组内评比出“读书积极分子”。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口头讲述的内容,整理打印出来。以张挂的形式,在全班内交流。(课外)

第二项(第二、三课时)

1、教师指导: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小说学习的总复习。内容包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对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进行归类复习,简要叙述小说的艺术手法。(课内)

2、学习小组活动(课外):

⑴组分工给小说人物建立档案。资料搜集分工:课文、课外必读书目、课外推荐书目、课外自选书目。每项资料内容包括:人物姓名、来源、外貌、语言、动作、细节等。制作形式分工:纸质卡片、电脑幻灯片、绘画等)

⑵小“小说人物大家猜”全班竞赛活动。(课内)

⑶优秀纸质卡片或电脑幻灯片或绘画评比。

⑷把优秀纸质卡片、电脑幻灯片、绘画等编辑成册。

第三项(第四课时)

1、每个学生从教材中的四个选项里,任选一项进行创作。(课外)

2、学生互批,教师批阅后,讲评小说创作,交流优秀习作。(课外与课内相结合)

[活动小测试]

一、根据下面的人物描写,写出人物的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小说名和作者,并用一个词语归纳人物的特点

1、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②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象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

小说名《》作者()

人物特点()

2、首先要给您讲一个您不可能认识的人物。那是一个放高利贷的人。那张没有血色的,灰白色的脸,您的脑海里能够对它有一个清楚的印象吗?我倒想请法兰西学院允许我把它叫做“月白色”的脸:它同褪了色的镀金器皿相似。我所讲的那个放高利贷的人,他的头发是平板的、深灰色的梳得很滑亮。脸上的轮廓同达勒郎的脸一样,毫无表情,看起来象是用青铜铸起来似的。两只小眼睛黄得象黄鼠狼的眼睛,差不多没有睫毛,怕见阳光;可是一顶旧鸭舌帽的遮阳替他把阳光挡住了。他的尖鼻子的末端有很多痘斑,您会把它比作一个小螺丝钻。他的嘴唇很薄,象一个炼金术士或勃朗或梅殊所画的矮小老人一样。这人讲话时声音很低,语调柔和,而且从来不发脾气。他的年纪很难确定:不知他是未老先衰呢,还是保养得法,让青春永远替他效劳。

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

小说名《》作者()

人物特点()

3、实在,这会儿从窗洞口显现的是一个卓越的怪笑。在所有一切五边形、六边形和不等边的面孔之后,出现了一个不合于观众幻想中的几何图形的面孔,再不需要什么,这个卓越的怪笑就使得观众同意了。连戈勃洛尔自己也欢呼起来。……关于那四面体的鼻子,那马蹄形的嘴,那猪鬃似的赤红色的眉毛下面的小小的左眼,那完全被一个瘤遮没了的右眼,那象城垛样参差不齐的牙齿,那坚硬的嘴唇,一颗牙齿如象牙一样地从唇上突伸出来,那变曲的下巴,尤其是那布满全脸的轻蔑、惊奇和悲哀的混合表情。假如你们能够,请想象那整个情形吧。

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

小说名《》作者()

人物特点()

4、阿娜的老妈子年纪四十开外,太阳穴和脑门部分的肉己经瘪缩,脸盘很窄,下半部那很宽很长,牙床骨底下的肉往两边摊开去,象一只干瘪的梨。她永远挂着笑容,眼睛跟钻子一样的尖,陷得很深,拚命的望里边缩,眼皮红红的,看不见睫毛。

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

小说名《》作者()

人物特点()

5、一出门,便望见月下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己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里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

小说名《》作者()

人物特点()

6、郑屠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

描写方法()人物的姓名()

小说名《》作者()

人物特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