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谈骨气》导学案

北京市门头沟区西辛房中学 王璇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下册 > 谈骨气 > 谈骨气课堂教学实录

授课时数:3课时

授课题目:谈骨气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

1.在阅读中了解议论的表达方式。

2.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学生已有的认知分析:对议论文这一文体之前没有涉及,因此要从知识点讲起,再讲课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解文章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我国伟大先人的榜样,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学习重点:理解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出。

学习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学习过程

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线字的音。吆喝拘囚: 高官厚: 拍而起:来之食: 富贵不能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折磨: 屈辱:嗟: 吆喝:痛斥: 隐蔽:拘囚: 高官厚禄:拍案而起: 淫:移: 屈:

3.作者本文的作者是______,我国______学家。著有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课文,完成下列小题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意:第一部分:( ~ 段)第二部分:( ~ 段)第三部分:( 段)

2)本文列举了哪些事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展示

第一课时:

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读出感情,不念错音。

2.讨论并归纳文章结构和段意:第一部分:( ~ 段)第二部分:( ~ 段)第三部分:( ~段)

3.分组讨论,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第2段为什么要引用孟子的话?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天祥事例的故事内容。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4)古代穷人的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5)闻一多的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6)闻一多的故事中引用毛主席对闻一多的评价起什么作用?

7)这三个事例是什么论据?这三个事例的选取有什么特点?

8)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三课时 复习巩固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1.大声呼:

2.高官厚

3.富贵不能

4.贫贱不能

5.威武不能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辱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 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上文的中心论点是

2.引用孟子的话的作用是(1)_____ (2)_______。

3.“此之谓大丈夫”加点的“此”指的是________

4.上文第3段的主要意思是( )

A.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B.每个时代都有许多这样有骨气的人。

C.我们就是这样有骨气的人的子孙。

D.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5.“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这一点”指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持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_,___。”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困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 )投降( )可以做大官,( )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②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的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1.在上文第①段中的债线上填入原诗句,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第①段中“他选取了后者”中的“后者”是指

3.从表达方式看,上文第①节侧重于_____,第②节侧重于______.

4.第②段中孟子说的“几句话”是“______。”第①段中“做大官”是印证“_________”“他坚决拒绝”印证“_________”。

5.这两节文字的论证论点是______ 作为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是 _________.

课后反思修改分析

本节课教师成功之处:

本节课学生成功之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