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注释】

①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②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③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④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⑤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⑥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⑦薄:不足、衰薄。

⑧首:开始、开端。

⑨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⑩华:虚华。

⑾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⑿薄:指礼之衰薄。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译文参考2】

上德者不彰显德名,因此有德;下德者张扬德名以示不失德,因此无德。上德者无所成为,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固着于某一德名道貌的作为;而下德者却总是撑着一幅德名道貌多作多为。出之于仁爱之心的作为是不恃德名不摆道貌的;出之于道义责任感的作为则显摆德名道貌以资凭恃;出之于礼范仪轨的作为如果没有得到相应的应答,人们就拔臂牵拽,强其履行。所以,离开了道才会去考量合于道的程度的德,德位的沉降才突显出人们的仁爱之心,仁爱之心的疏失才去激发社会的道义责任感,道义责任感的消退才去审订各种礼范仪轨。礼范仪轨这些东西,是以忠诚、信用为其主要内涵的道义感召力日趋淡薄时的产物,由此社会开始走向混乱;各种现行的社会知见,不过是此前道途的行道设施的衍展铺张,用它来踏上新途,那是愚蠢的开始!因此,脱落形骸的大丈夫,但向日趋敦厚的方向不断进取,绝不拘泥于位处浇薄未端的礼仪的拘束;但求其之所以然的核心真髓,绝不牵累于一时的衍展铺张。所以要有所取舍。

【译文参考3】

最有“德”的人不自持有“德”,所以真正有“德”;最少有“德”的人执着于“德”而不敢失,所以无“德”。最有“德”的人无所作为,是无心去作为;最少“德”的人有所作为,是有心去作为。最“仁”的人有所作为,是无心去作为;最讲“信”的人有所作为,是有心去作为。最讲“礼”的人有所作为,而没有人响应,他就捋袖伸臂引人依从。所以失去“道”以后才讲“德”,失去“德”以后才讲“仁”,失去“仁”之后才讲“义”,失去“义”之后才讲“礼”。“礼”是忠信的衰薄,混乱的开始。所谓具有先见的制礼的仁,他所做德只是“道”的浮华,是使人愚昧的开端。因此,大丈夫应当把自己安断在重厚的“道”的方面,而不安置在浇薄的“礼”的方面,处身于朴实,而不处身于浮华,所以舍弃那浮华而采取这朴实。

【评析】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注音版】

上(shàng) 德(dé) 不(bù) 德(dé),是(shì) 以(yǐ) 有(yǒu) 德(dé) ;

下(xià) 德(dé) 不(bù) 失(shī) 德(dé),是(shì) 以(yǐ) 无(wú) 德(dé)。

上(shàng) 德(dé) 无(wú) 为(wéi) 而(ér) 无(wú) 以(yǐ) 为(wéi) ;

下(xià) 德(dé) 无(wú) 为(wéi) 而(ér) 有(yǒu) 以(yǐ) 为(wéi)。

上(shàng) 仁(rén) 为(wéi) 之(zhī) 而(ér) 无(wú) 以(yǐ) 为(wéi) ;

上(shàng) 义(yì) 为(wéi) 之(zhī) 而(ér) 有(yǒu) 以(yǐ) 为(wéi)。

上(shàng) 礼(lǐ) 为(wéi) 之(zhī) 而(ér) 莫(mò) 之(zhī) 应(yìng),

则(zé) 攘(rǎng) 臂(bì) 而(ér) 扔(rēng) 之(zhī)。

故(gù) 失(shī) 道(dào) 而(ér) 后(hòu) 德(dé),

失(shī) 德(dé) 而(ér) 后(hòu) 仁(rén),

失(shī) 仁(rén) 而(ér) 后(hòu) 义(yì),

失(shī) 义(yì) 而(ér) 后(hòu) 礼(lǐ)。

夫(fū) 礼(lǐ) 者(zhě),忠(zhōng) 信(xìn) 之(zhī) 薄(báo),

而(ér) 乱(luàn) 之(zhī) 首(shǒu)。

前(qián) 识(shí) 者(zhě),道(dào) 之(zhī) 华(huá),

而(ér) 愚(yú) 之(zhī) 始(shǐ)。

是(shì) 以(yǐ) 大(dà) 丈(zhàng) 夫(fū) 处(chǔ) 其(qí) 厚(hòu),

不(bù) 居(jū) 其(qí) 薄(báo) ;处(chǔ) 其(qí) 实(shí),

不(bù) 居(jū) 其(qí) 华(huá)。故(gù) 去(qù) 彼(bǐ) 取(qǔ) 此(cǐ)。

上一篇:第三十七章

下一篇:第三十九章

返回目录:道德经

心灵鸡汤

名著阅读排行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