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⑦。

【注释】

①一:这是老子用以代替道这一概念的数字表示,即道是绝对无偶的。

②二:指阴气、阳气。“道”的本身包含着对立的两方面。阴阳二气所含育的统一体即是“道”。因此,对立着的双方都包含在“一”中。

③三:即是由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矛盾冲突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生成万物。

④负阴而抱阳:背阴而向阳。

⑤冲气以为和:冲,冲突、交融。此句意为阴阳二气互相冲突交和而成为均匀和谐状态,从而形成新的统一体。

⑥孤、寡、不谷:这些都是古时候君主用以自称的谦词。

⑦教父:父,有的学者解释为“始”,有的解释为“本”,有的解释为“规矩”。有根本和指导思想的意思。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译文参考2】

道使宇宙混成为一,混成之一又呈现形态分化,形态分化形成各类群体,各类群体因个体的相互独立而形成各具体存在。各具体存在都以其所具的阴德而保有现实的阳禄,它们因浑融于道而相谐和。人所最嫌恶的,就数孤弱、无助、不谦虚,而王公却用这些作为对自己的称呼。所以,对各种具体存在来说,有时会因减损而增益,有时会因增益而减损。别人的教训,我也作为教训:强行霸道的人总不得好死,我将引以为戒鉴。

【译文参考3】

“道”产生一个统一体(“一”),统一体分裂而产生阴阳二气(“二”),阴阳二气产生相互交合的形态(“三”),这一形态(“三”)的变化,便产生万物。万物背着阴气又抱着阳气,二气涌摇交荡而和合。人们所厌恶的是“孤、寡、不榖”,但王公却以此自称。所以事物有时减损它却使它增益,有时增益它却使它减损。别人教导我的,我也用来教导别人。强横的人不能得到好死,我打算把它作为施教的根本。

【评析】

这一章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这里老子说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创生万物的过程。这是继四十章之后,又一段关于“道”的基本原理的重要论述。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是“混而为一”的“道”,对于千姿百态的万物而言,“道”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段话是警诫王公要以贱为本、以下为基的。对后一段内容,有的学者认为这一段文字与上一段讲的原理关联不上,疑为三十九章文字错移本章。另一种说法是两段前后虽然不相密切关联,但意义仍相近。这是讲矛盾的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事物相反相成,双方并非不变,而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这一章再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本章第一段话,说到一、二、三这几个数字,这并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否定了神的存在,从多元论的宇宙观发展为一元论的宇宙观,这是值得称道的。冯友兰说:“老子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这里说的有三种气:冲气、阴气、阳气。我认为所谓冲气就是一,阴阳是二,三在先秦是多数的意思。二生三就是说,有了阴阳,很多的东西就生出来了。那么冲气究竟是哪一种气呢?照后来《淮南子》所讲的宇宙发生的程序说,在还没有天地的时候,有一种混沌未分的气,后来这种气起了分化,轻清的气上浮为天,重浊的气下沉为地,这就是天地之始。轻清的气就阳气,重浊的气就是阴气。在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而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中的气就叫做冲气。‘冲’是道的一种性质,‘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四章)。这种尚未完全分化的气,与道相差不多,所以叫冲气。也叫做一。”(《老子哲学讨论集》第41页)冯先生的这一分析是很有见地的。在本章后半部分,老子讲了柔弱退守是处事的最高原则,谦受益,满招损,这也合乎辩证之道。

【注音版】

道(dào) 生(shēng) 一(yī),一(yī) 生(shēng) 二(èr),

二(èr) 生(shēng) 三(sān),三(sān) 生(shēng) 万(wàn) 物(wù)。

万(wàn) 物(wù) 负(fù) 阴(yīn) 而(ér) 抱(bào) 阳(yáng),

冲(chōng) 气(qì) 以(yǐ) 为(wéi) 和(hé)。人(rén) 之(zhī) 所(suǒ) 恶(è),

唯(wéi) 孤(gū) 、寡(guǎ) 、不(bù) 谷(gǔ),

而(ér) 王(wáng) 公(gōng) 以(yǐ) 为(wéi) 称(chēng)。

故(gù) 物(wù) 或(huò) 损(sǔn) 之(zhī) 而(ér) 益(yì),

或(huò) 益(yì) 之(zhī) 而(ér) 损(sǔn)。人(rén) 之(zhī) 所(suǒ) 教(jiào),

我(wǒ) 亦(yì) 教(jiào) 之(zhī)。

强(qiáng) 梁(liáng) 者(zhě) 不(bù) 得(dé) 其(qí) 死(sǐ),

吾(wú) 将(jiāng) 以(yǐ) 为(wéi) 教(jiào) 父(fù)。

上一篇:第四十一章

下一篇:第四十三章

返回目录:道德经

心灵鸡汤

名著阅读排行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