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原文】

人之生也柔弱①,其死也坚强②。草木③之生也柔脆④,其死也枯槁⑤。故坚强者死之徒⑥,柔弱者生之徒⑦。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⑧。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注释】

①柔弱: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

②坚强:指人死了以后身体就变成僵硬的了。

③草木:一本在此之前有“万物”二字。

④柔脆:指草木形质的柔软脆弱。

⑤枯槁:用以形容草木的干枯。

⑥死之徒:徒,类的意思,属于死亡的一类。

⑦生之徒:属于生存的一类。

⑧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一本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译文】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译文参考2】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柔弱灵动,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顽固强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枝干柔嫩,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所以,顽固强硬是速死之道,柔弱灵动是生长之道。因此,国家肌体中军兵过强就会走向灭亡,植株体系中树枝过硬就会遭致摧折。顽固强硬处于劣势,柔弱灵动处于优势。

【译文参考3】

人活着的时候柔弱,但死后却变得坚固强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柔软易折,但死后却变得干枯。所以坚固强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却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兵器锐利就会因骄傲而不能取胜,树木强壮就容易折断。所以强大的处于下等地位,而柔弱的处于上等地位。

【评析】

这一章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反复说明这样一种观点:柔弱胜刚强。老子向来主张贵柔、处弱,他从直观的认识角度,看到了人初生之时,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坚硬了,草木初生之时也是柔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枯槁。这种直观的、经验的认识,可以说是老子处弱、贵柔思想的认识论之根源。

老子对于社会与人生有着深刻的洞察,他认为世界上的东西,凡是属于坚强者都是死的一类,凡是柔弱的都是生的一类。因此,老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我们感到,这一章又一次表达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这种思想来源于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这里,无论柔弱还是坚强,也无论“生之徒”还是“死之徒”,都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个结论还蕴含着坚强的东西已经失去了生机,柔弱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表达的思想是极富智慧的,他以自然和社会现象形象地向人们提出奉告,希望人们不要处处显露突出,不要时时争强好胜。事实上,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不少这样的人,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当然,这也符合老子一贯的思想主张。

【注音版】

人(rén) 之(zhī) 生(shēng) 也(yě) 柔(róu) 弱(ruò),

其(qí) 死(sǐ) 也(yě) 坚(jiān) 强(qiáng)。

草(cǎo) 木(mù) 之(zhī) 生(shēng) 也(yě) 柔(róu) 脆(cuì),

其(qí) 死(sǐ) 也(yě) 枯(kū) 槁(gǎo)。

故(gù) 坚(jiān) 强(qiáng) 者(zhě) 死(sǐ) 之(zhī) 徒(tú),

柔(róu) 弱(ruò) 者(zhě) 生(shēng) 之(zhī) 徒(tú)。

是(shì) 以(yǐ) 兵(bīng) 强(qiáng) 则(zé) 灭(miè),

木(mù) 强(jiàng) 则(zé) 折(shé)。

强(qiáng) 大(dà) 处(chù) 下(xià),

柔(róu) 弱(ruò) 处(chǔ) 上(shàng)。

上一篇:第七十五章

下一篇:第七十七章

返回目录:道德经

心灵鸡汤

名著阅读排行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