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多维视野下的黛玉《葬花词》分析

冯越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多维视野下的黛玉《葬花词》分析

人的自我意识是以与自我相异的物为对象逐步提升而来的,它在开始时是空洞的,因人的不断实现而充实起来。自我意识发展的最初阶段是“欲望”,在《葬花词》中体现为问(即摆脱生存的焦虑的迫切和对生命无限的渴求)。在这个阶段,人难以发现物我的联系,仅从孤立的角度考虑自我存在──“欲望”的满足和实现。但是随着人的自我实现、高级神秘意识的产生,自我意识充实起来,人便会觉得“自我意识只有在一个别的自我意识里才能获得它的满足”(黑格尔)──即对“欲望”被满足和实现的证明与意义是什么的思考产生。也就表明,人需要有它物进行参照,才能实现自我的满足,体现出自我的意义。林黛玉从外界体验中使自我意识觉醒,并逐步的提升这个觉醒的自我意识,认识到物我的“相互依存性”,然后她将这种认识回归到落花身上,发现的是物均要灭亡,没有什么是可以作为长久的“互证”的,花草树木虫鸟鱼兽包括人都是短暂易逝的,所以有了“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所有的存在现在都是无价值的,最终都将被虚无所掩盖,因而在词里处处弥散出无意义的悲观情调。这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但是关系又不是十分必然,而更关系紧密的是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的作用。

最后归纳起来看,《葬花词》中的答句体现的是林黛玉在生存焦虑背后对生命的独特感知,是其自我生命理念的展现和写照。

C、感:中国传统下的“感物论”和西方心理学说的对比分析。

在中国传统的诗词品鉴中,“感物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感物论”认为“凡情由景生,感物而致”。比如在林冠夫所著的《红楼诗话》一书中,品鉴《葬花词》一文时就主要运用了这种方法。林先生在书中写到:

“……诗的第一部分,即从‘花谢花飞花满天’到‘忍踏落花来复去’,由春天落花满地,引起人的悲怀,‘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这才有‘手把花锄出绣闺’的葬花之举。

自‘柳丝榆荚自芳菲’到‘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为第二部分。诗中说,到了明年春天,花开如旧,而人事却已非。这一大段所说的都是葬罢落花,所引起的哀愁。

‘一年三百六十日’到‘知是花魂与鸟魂’,为又一大段,‘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倍增伤感,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是说花受风霜的摧残,也是人在险恶环境中的感受。……⑽”其后还有数段,大意也是如此。我之所以百费周折的将之摘录于此,原因有二:其一,是为了表明这种通用方法的可行性;其二,是为了指出这种通用方法所忽略的一个背景问题和未能深入剖析的不足。

首先我要说明的是感物论所忽略的一个背景问题。其实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葬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在二十七回中,另一次是在二十三回中。在《葬花词》中的葬花之举是第二次。关于第一次葬花,原文是这样记述的:

“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吹过,把树头上的桃花戳落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

回来只见地上还有许多花瓣,宝玉正在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做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来得正好,你把这些花瓣都扫起来,撂在那水里去吧。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儿,什么没有?仍旧把花儿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儿埋了罢,别提那些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⑾”如果仅因感物而论,同样是春残花落的景致,为何第一次没有产生第二次的感觉呢?也许你会说第二次之前有特殊的经历,那么在第一次前的特殊经历会少么,偏为何要等到第二次才有感而发呢?这些是感物论所未能阐明的问题。

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感物论并不能对《葬花词》进行深入内在的剖析。这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a、林黛玉在《葬花词》中所感的是什么,只是浅显的春残花落么?

b、我们退一步说,即使林黛玉所感的只是春残花落,那么这春残花落的情绪又是通过什么来转化为林黛玉独特的生命体验或与之相关联的呢?

c、春残花落的感受认知,在林黛玉的《葬花词》中为什么是与生和死相关系的呢?

……

凡此种种,单一的感物论虽能阐释《葬花词》的表面意象,但对于揭示《葬花词》的内核是远远不够的。

在西方心理学说的体系中则认为:人的不同心理状态决定了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应。也就是说一种心理状态对应一种行为反应。林黛玉两次葬花虽然面临相同的春残花落,但是由于葬花之时的心理状态不同,所以行为反应也不一致。在第二十三回的葬花时林黛玉的心理状态颇为良好。但是当她葬完花后:“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⑿”在此时她才获得了第二次葬花时的相同心理状态──郁闷。我们再继续往下看,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林黛玉对自己所听闻的戏文进行了思考,忽有感触,后她又结合自己葬花时的所见之象又引出一些文字,独有感触。我们再看她此时的行为和举动:

“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榭两无情’之句,再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句,又有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⒀”这时在同一的心理状态下,回忆相同情景,林黛玉两次葬花的行为才有了一致之处。

那么,是什么构成了林黛玉的这种心理状态呢?

我还是从《葬花词》原文着手,从《葬花词》中划出问答句后,所留下的大体为感思部分,我摘取其中主要部分如下:

游丝软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