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

李庆霞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片言谁解诉秋心──试论林黛玉诗歌的追问意识

林黛玉诗歌的生命意识集中表现在她的追问之中。考察这些追问本身,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探询。有学者指出:“林黛玉比大观园中任何一个女儿都要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③愈加珍惜就愈加担心生命的幻灭。《葬花吟》里,黛玉由花的谢落联想到自己生命的消亡,不禁问起:

红消香断有谁怜?

明年闺中知有谁?

未卜侬身何日丧?

一句句自怜自叹,包含对未来命运的深切忧思,它来自多年来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身世处境,也来自于对爱情命运的担忧。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黛玉的关注所指不能不是死亡。在林黛玉葬花的时候,大观园里正是一派欢乐景象:满园是绣带飘飘,花枝招展,众女儿们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成群结对地玩耍嬉笑,尽情享受青春生命的欢乐;宝钗在扑蝶,探春在看鹤舞,人人都沉醉于生的欢乐之中,独有她预感到了死的悲哀。无论生命怎样绚烂美丽,都必然归宿于死亡。聪慧灵秀的黛玉敏感到了生的悲哀,时常与无常觌面,咀嚼生命本体的悲凉与无奈。她的忧患直接指向生命本体,达到了哲学思虑的高度。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也曾为生死问题而困惑,发出一个千古名问:“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与哈姆雷特相比,黛玉的问更加痛彻,在她看来,生死已经是一个不可能被选择的问题,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局,它的力量比生存还要强大。因此,她的悲痛比哈姆雷特深刻得多。人作为个体生活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命存在的权力会遭到剥夺,个性的发展与需求也会受到限制,因而人总是感到青春易逝,生命短暂,需求得不到满足,命运不能把握。这种自然与人类、社会与个体双重矛盾引起的痛苦,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悠久的痛苦,“它上通人类的初始时代,下接人类的未来”,因而具有一种幽深的历史感。④黛玉的痛苦正是这种意义上的悲痛。其次,是对知音难寻的困惑。林黛玉的诗歌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意向,她反复地追寻着可以倾诉的对象。虽然有贾宝玉作为她感情的寄托,但是这个人世的知音似乎仍不能满足她的倾吐需求。由于自身性格和外部环境的原因,她无法向贾宝玉倾诉衷肠,只能在诗歌里苦苦寻觅,把一腔幽思托付给诗歌。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题帕三绝句》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日以昏。

──《咏白海棠》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问菊》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菊梦》

她在不懈地追问着。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林黛玉满腹心事必须要映射到一个“对象”身上,这个对象就是她诗里的“谁”。在尘世间这个“谁”可能指哪个人?是宝玉吗?是,似乎又不是,宝玉能把握他的爱情却不能把握他的命运;是宝钗吗?不大可能,虽然她们表面上由情敌变为挚友,但林黛玉的直觉告诉她,她们不是一种人;是探春吗,也不可能;是封建家长吗,更不可能。林黛玉因此感到旷世的寂寞和孤独。菊花、柳絮、海棠都成了她的化身,娇羞默默地向世界诉说她的哀怨,尽管无人倾听,还是在苦苦地追寻着梦中的知音。同样是感慨,贾宝玉还可以同燕子说话,对美人图表达,林黛玉对谁都不能倾诉。她的孤独更甚于宝玉。

人在历史发展中总是千方百计把自己的思想意念对象化。图腾崇拜、艺术创作、歌舞游戏、穿着衣饰等都曾是这些对象的形式,正是借助这些方式,人类的思想情感才得以奔放,升华,发展,一代一代向前进步。然而人也曾经有过情郁于中而无从释怀的痛苦,比如屈原,他一心为国,汲汲效力于国家,中途竟遭党人陷害,又无端遭到君王疏远,他“忧心烦乱,不知所朔心,乃作《离骚》经”⑤。在《离骚》里,他仰天长问:“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衷情?”“世幽昧以晦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的耿耿忠心,然而谁也没有理睬他,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由此持着一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旷世孤独。林黛玉诗歌的价值在于写出了个体无助的孤苦,写出了在这一境遇中心灵的颤动。第三,是对外部世界的疑惑。有学者指出的,悲哀和不确定性是黛玉诗歌的主导情绪。⑥尽管林黛玉生活的世界非常狭小,仅限于贾府与大观园,但是她对这个小小的世界也常常把握不定,充满疑惑。试举几例:

昨霜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葬花呤》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题帕三绝句》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问菊》

她对周围一切表现出的是无把握和不定感,她把自己在人世中的漂泊感和幻灭感移射到花月松竹、圃露庭霜之上。因而,她笔下的万物景象也像她的身世一样飘忽不定,始终找不到确定的缘由和归宿。她的疑惑又是与哀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她笔下的景物都是“雁断”、“衰草”、“寒烟”、“冷月”、“飞絮”之类,总是传达着一种冷落孤独的情绪。这种哀伤孤独和不确定感成为黛玉诗歌的主导情绪。只要比较一下在诗才上与她不分轩轾的薛宝钗的诗歌,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林诗的这个特点。薛宝钗写诗也用问句,但她用的问句中极大多数是比肯定语气还肯定的反问句。试看:

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柳絮词》

镂檀锲梓一层层,岂系良工堆砌成?

──《灯谜诗》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咏白海棠》

这位封建淑女,对世间万事万物总是有十分的把握,因而其“问”也透出一股反诘的意味。而且,她的诗多用一些典雅华丽的词语,如“珍重芳姿”、“蜂围蝶阵”、“花更艳”等等。这些都披示了她锦衣玉食、承欢毋前的贵族气韵。两相比较可以看出,黛玉的疑惑来自于她刻骨铭心的身世孤凄之悲、命运漂泊之愁,她的诗句仿佛是蘸着生命的血泪挥就的肺腑之词。

从洪荒走向文明,是人类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的过程,这一点贯穿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中。在《诗经》时代,先民“对待自然山川怀着诚惶诚恐的敬畏心理”⑦,但是到了《楚辞》时代,以《天问》为代表的屈原诗歌对自然历史提出了一系列的疑问,表现了人的“理性的觉醒”⑧:遂古之初,谁传道之?”“冯翼为象,何以识之?”“天命反侧,何罚何佑?”正是在这种“觉醒的时刻”,个体的情操和人格才得以完美体现。汉末魏初,动荡的时代、险恶的政治环境使士人学子们人人自危,深感人生无常,所以就有了《古诗十九首》中对于生存死亡的重视,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和喟叹。“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在哀伤的基调下面,掩盖着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重视,是“人的觉醒”的开始。唐宋时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他们的注意力多在政治民生、时代更替上,似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相对减少。但是,“人的觉醒”的声音并没有绝响。《春江花月夜》里就有淡淡的几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表现的是“走向成熟的青少年对人生宇宙的初步觉醒的‘自我意识’”⑧流露的是“宇宙无垠,人生有限”⑧的觉醒式的哀伤。宋代苏轼在前后《赤壁赋》中又唱出了“人生空漠,无所寄托”⑧的感叹。明清之际,知识分子又陷入了被压制被禁锢的境地,极端专制的环境难以明言个性与自我,知识分子对于个体生存价值的探求变成了“人生空幻的时代感伤”⑧,《桃花扇》、《聊斋志异》和《纳兰词》等等明清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这样的哀音。《桃花扇》的结尾唱道:“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国破家亡,个人的前景何在,“人生的意义和目标又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渺茫,也不可能找到答案”⑧,一切都只能归于人生空幻的感伤,《红楼梦》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