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

于景祥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3 > 红楼梦 > 《红楼梦》运用多种诗歌体式的杰出成就

从唐传奇开始,中国古代小说便展示出“文备众体”的特征,即在以散行文字叙述事情、塑造形象的同时,又加进诗、词、曲、赋等多种文学样式,使小说的语言形式丰富多彩。其中以诗体入小说,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尤其是在明清时期,更是如此,如《金瓶梅》、《水浒传》、《三国演义》、《觉世名言》、《萤窗异草》等等作品之中都含有大量的诗歌,使作品生色不少。不过比较而言,在众多引入诗体的小说中,《红楼梦》一书中的诗歌成就更为杰出。本文不打算对其成就作全面的论述,而只对其广泛运用多种诗歌体制形式的成就作一些探讨。

《红楼梦》一书中的诗歌,从体制上看极为广泛:古体有四言古、七言古、乐府、骚体等等,近体有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七言律、排律等等;一部小说之中,包含了这么多的诗体,本已超出群类,而事实上又各体兼工,皆有可称道之处,这就更难能可贵了。

《红楼梦》一书中所含的古体诗,以四言古诗体制最为古老,它形成于商周时代,以《诗经》为其代表,此后虽然作者不乏,但成就卓著者甚少,只有曹操、曹植、嵇康、陶渊明以及唐人李白之作较为可观。但在这些人之后便“数极而迁,虽才士弗能以为美”(章太炎《国故论衡》)。为什么呢?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在《诗品序》中阐述了这种诗体的衰落原由,认为四言体“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焉。”意思是四言语句短促,常常是拉长了篇幅但意蕴却很单薄,因此人们不愿采用。明人胡应麟也说“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诗薮》)不便于表情达意。因而唐宋以来作四言诗的人就更少了。《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不仅含有大量诗歌,而且还有几首四言诗,如第22回的《参禅诗》:“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是方干净。”《春灯谜》其三:“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其九:“南面而坐,北面而朝。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就传统的四言诗来说,商周之作“典则淳深”,篇章简古;春秋战国之时,尤其是屈原之作,“文藻钜丽”,“体制宏深”,又“寄兴超远”;此后“汉多主格,魏多主词”,曹操既有“气概横放”之处,又有“规模宏远”之态;曹植“间有稚语,而典则雅驯”;晋诸作者“繁靡板垛,无论古调”;唐人李白虽然声称“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但所作四言也“非《雅》、《颂》之谓也。”(胡应麟《诗薮》)所以《诗经》和曹氏父子的四言诗,在中国诗史上确实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平心而论,《红楼梦》中的这几首四言诗本不足以同《诗经》和曹氏父子的四言相提并论,但也自有其可观之处:上举第一首虽然写的是参究禅理,内容并不新奇,但下笔遣词倒还轻松自在,特别是加上后补的两句之后,还颇有些禅味,不失为本色之作;第二首措词看似质而不文,但却非常切合贾政这一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体现其“端方”、“敦厚”的人品;模拟小说中人物作诗而能诗如其人,决非等闲之作;第三首是后人据《古镜谜》补进去的,做得比较巧,续补者又借小说中看灯谜的贾政之口夸赞道:“好,好!如猜镜子,妙极!”但本诗前二句和后二句皆化自《孟子·万章上》,而宝玉本来对“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接背的”(见七十三回),此处怎么会得心应手,很轻松地化其文句制成灯谜呢?所以后人增补之作难与曹雪芹之作相比。

七言古诗在《红楼梦》中占的比重更大一些,成就也更高一些。其实,七言古诗一般又叫歌行,“歌者,曲调之总名,原于上古;行者,歌中之一体”,①里边有以七言为主,又杂以非七言的句子;有纯用七言的。纯用七字而无杂言,全取平声而无仄韵的起自汉之“柏梁”体,此后曹丕之《燕歌行》等就是此类体制。从唐人开始以七言长短句为歌行,当然主体必为七言,同时全用七言的七古也十分流行。从中国诗歌史上考察,这种诗体到李白、杜甫之手,可以说达到了极致。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明确指出:“李杜歌行,虽沉郁逸沉宕不同,然皆才大气雄,”“有能总统为一,实宇宙之极观。第恐造物生材,无此全胜。近时作者,间能俱两公之体,至熔二子之长,则未睹也。”以实言之,七言古诗从唐至今确实没有入李杜之藩篱的,其中李商隐、欧阳修、苏轼、陆游等人不失为七古高手,但同李杜相比终究逊色;《红楼梦》中的七言古诗虽不及李杜之作,但在清代诗坛,乃至于整个诗史上还是有一席之地的,其突出点是内容与诗体相称,当行本色,亦叙亦咏,既蕴藉风流,又腾挪自然,转换灵便,极尽飘逸洒脱之致。在这方面,《葬花吟》最有代表性。不能否认,本诗在遣词命意方面受到唐朝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和明代诗人唐寅《花下酌酒歌》、《一年歌》、《和沈石田落花诗》等作品的影响,但更突出的是作者独造之功。如诗中哀惋凄恻、如泣如诉的笔致,以花比人,借花自喻,既不离于物,又不泥于物的手法;词无不达,意无不举,淋漓尽致的艺术才力岂是邯郸学步者所能为?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谈到七言歌行的创作难度时指出:“诗五言古、七言律至难外,则五言长律、七言长歌。非博大雄深,横逸浩瀚之才,鲜克辨此。盖歌行不难于师匠,而难于赋授;不难于挥洒,而难于蕴藉;不难于气概,而难于神情;不难于音节,而难于步骤;不难于胸腹,而难于首尾。……学者务须寻其本色,即千言巨什,亦不使有一字离去,乃为善耳。”本诗赋授、蕴藉、步骤、首尾都臻至佳境,尤其情致一点,更哀沁心脾,令人一唱三叹。甲戌本中有批语说:“余读《葬花吟》至再,至三四,其凄楚感慨,令人身世两忘,举笔再四,不能下批。”作者同时人明义在《题〈红楼梦〉》组诗中有“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之句,也表现出被此诗情致深深打动的情状,可见本诗感人之深。王国维指出:“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②《葬花吟》一诗足以当此语。

《红楼梦》中七言歌行的创作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不是偶然的,除了诗人非凡的艺术才力之外,识诗歌之体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简而言之,主要是作者十分清楚什么样的内容需要什么样的形式。如小说第七十八回中,贾政命贾兰、贾环、贾宝玉三个各作一首凭吊将军林四娘的诗。林四娘为恒王姬妾,既有姿色,又精武艺,人称“姽婳将军”,“黄巾”、“赤眉”起义之时,恒王因轻敌而战败被杀,在百官皆欲献城投降的情况下,林四娘出城杀敌,不敌而死。此类题材具有较为复杂的情节和戏剧性,用近体绝句或律诗来表现不易恳切,所以作者借宝玉之口说:“这个题目,似不称近体,须得古体,或竟是长篇一首,方能恳切。”接下来又借众人之口进一步阐发自己的见解:“我说他立意不同!每一题到手,必先度其体格宜与不宜,这便是老手妙法。就如裁衣一般,未下剪时,须度其身量。这题目名曰《姽婳词》,且既有了序,此必是篇歌行方合体的。或拟温八叉《击瓯歌》,或拟白乐天《长恨歌》,或拟咏古词,半叙半咏,流利飘逸,始能尽妙。”由于作者识诗之体要,所以其七言歌行《姽婳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其他如《好了歌》、《桃花行》等也都比较可观,表明《红楼梦》作者在七言歌行上的杰出才力。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