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那一堂《窦娥冤》是这样炼成的

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尹劲

新学网 > 语文 > 高中语文课文必修4 > 窦娥冤 > 那一堂《窦娥冤》是这样炼成的

要想把课上出新意,就必须打破已有的条条框框。接下来,向在四川师大文学院工作的夫人求助,连续几个晚上“霸占”了她的办公电脑,进入“中国知网”,查阅有关《窦娥冤》的研究文章,于是《窦娥悲剧性格的二重性与一元化》、《〈哈姆雷特〉与〈窦娥冤〉中的悲剧精神比较》、《浅谈传统绘画美学与京剧》等一系列论文进入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研读文本、思考设计的重要素材。

随着素材的积累和整合,“学习目标”初步确定: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和关汉卿的艺术地位。

2、把握窦娥悲剧的典型性。

3、了解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紧接着,“结论让位于方法,以经典(文论)鉴赏经典(剧目)”目标突破策略基本成型。初步的设计中引入4句有关悲剧的论断:

1、艺术形象把握:“美好的东西”──窦娥──善良、贞节、贤孝

悲剧,就是将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2、戏剧冲突解构:

悲剧的实质,在于冲突,即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或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别林斯基

3、悲剧典型性提炼:

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恩格斯

4、形象典型性深度挖掘:性格二重性:

悲剧的戏剧性,一方面来自于性格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来自于性格内部的冲突。──高尔基

和朱丹老师商量后,反复权衡,觉得恩格斯的那一条更有概括性,最后删掉了别林斯基那一句,保留了3句。(2007年6月,为了减少学生的理解障碍,又换回了别林斯基的那一条,不过,那是后话了。)

比赛前一天晚上,到朱老师家里做完最后的调整后,我坚定了信念,拿不拿奖没关系,关键是能按照自己的思考和方式去实施教学,才是最快乐的。于是,第二天,带着一堆流行音乐和3句提纲挈领的经典理论,我走上华西中学高2008级7班的课堂,很“放肆”也很“粗糙”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完成了《窦娥冤》。

从没有想过要做一个革命者,完全颠覆这一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只是不想把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的课堂,搞得“凄凄惨惨戚戚”。何况,过分凝重悲沉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会压抑学生情绪,甚至制约学生的思维力度和深度,而哭哭啼啼的课堂或多或少就更显得矫情做作了。

现在想来,获奖之后的开心,其实更多的来自于自我意志的实现和成都市教科所王秉蓉老师和朱丹老师的认可。

时间:2007年2月21日

地点:四川教育电视台2号摄影棚 四川师大附中高2008级7班

事件:为全国中语会教育资源网录制《窦娥冤》课堂实录

根本想不到,11个月后,这张光盘会帮助我参加四川省乃至全国的比赛。

这堂课随后被王秉蓉老师推荐给了四川省教科所的何立新老师。当时何老师正在为四川省新课标研究物色研究课。很快,何老师和四川师大文学院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室的靳彤教授来到师大附中,和王秉蓉老师听了我的现场借班课。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理念和设计,并且同意将其作为四川省教科所新课标研究推广课,由四川省教育电视台录像,选送全国中语会。

同时,几位专家也提出修改意见:导入时间太长,必须大幅删减;文本诵读不够,阅读体味十分薄弱;课堂语言啰嗦,不够简洁凝练。

接下来的日子,是在几位专家的面授和王秉蓉老师的邮件轰炸之下度过的。特别是王老师,对我每一次电邮过去的教学设计都会仔细审阅,返回的教学设计上,每一处需要修改和值得推敲的地方都详细地做了批注,并用蓝色标识出来。

一直到现在我都保留着王老师返回的底稿,我会永远保存着。如果说我能够有一点点进步的话,除了来自专家宏观的引领以外,可能更多的来自于王老师对微观细部俯身倾耳的指点、推敲与帮助。请允许我不揣臃繁,在这里引用王老师的一部分批注,因为这些或宏观或精细,或建议或商榷的批注现在读来依然让我感动:

1、读完教案,我认为有两个问题要思考:一是对文本阅读的问题,整堂课中对文本阅读的思考还不够细,比如氛围不同阅读目的的阅读,一不同方式的细读文本是不够的,既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至少应该有诵读、析读、品读等不同层次的阅读吧;二是对阅读过程中的方法指导与提升的问题,从整个教学过程看,这应该是个很薄弱的问题,阅读仅仅是个过程,主要思考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的学生获得了什么?这些方面你可能要具体思考细化修改。

2、教学目标的拟定要思考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从你所拟定的目标看,缺乏目标设定中的过程与方法思考,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思考。思考后修改。

3、这样的表述不规范,缺乏行为动词的支撑。修改。

3、这个内容放在这个环节是否太早?

4、这个材料作为备用是否有些可惜?

5、这个环节如何完成?如何与文本更紧密的结合起来?这个环节的分析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与教师主体的不同作用的发挥。

6、这里所引用的文论对高中学生有难度,能否换掉?

7、第一课时完成后应该有一个阅读方法的提升与总结,思考如何体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问题。方法的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个薄弱环节。

8、前面的教学缺乏阅读方法的总结与提升,这里用什么来拓展?

于是,“教学目标”在历经了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前后修改了四次后,终于确定: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和关汉卿的艺术地位。

2、背诵【端正好】【滚绣球】,体会其抒情性和音韵美

3、把握《窦娥冤》的浪漫主义手法和悲剧性。

内容上,删掉了对“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戏剧文化”的介绍,删掉了“戏剧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归纳;忍痛割爱,删掉了一半导入部分的歌手资料,加入了2个外国友人学京剧的资料;删掉了“戏剧文学的特征”、“戏曲语言的特点”、“课堂拓展”等环节;为了加强文本落实,加强了诵读和第二、第三问题的诵读和三桩誓愿的细部讨论;从一课时改成了两课时,又从两课时改回一课时。

2007年6月20日,经过紧张的的后期制作,光盘通过省中语会报送全国中语会,从而也成为四川省入选教育资源网的4节课中唯一一节高中课例。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