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林海》教材理解 以读为本,正确指导

张丽敏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六年级上册 > 林海 > 林海教材理解

朗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只有琅琅书声的语文课堂才是焕发生命的课堂。但是读也不能胡乱地读,没有目的的读,需要教师正确、具体的指导。在我两次执教了《林海》一文后,对此有了深刻的感受。

《林海》一课,语言生动,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多种手法加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祖国林区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可在朗读时,虽然对词句有一定的理解,也了解了作者的情感,但是学生却始终不能进入情境,读不到位。于是,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语言艺术之美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写“岭”“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运用了排比的句式,教师范读时,把“点”读得很轻,还加上了儿化音,变成“高点儿的,矮点儿的……”使人觉得大兴安岭的岭确实既温柔又亲切,意境营造出来了,学生也自然进入了情境,读起来的味道顿时不一样了。

指导学生从读中悟,在读中想象则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文章语言的艺术之美,内容的意境之美。如写“林”时,有一句:“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此句的精妙之处就在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林”比成了“海”。可是“林”为什么像“海”呢?学生心中不免会有此问,于是,让孩子们充分想象,想象林的种种绿色,就似那海水深浅不一的颜色;想象大海的广阔无垠,不正是“目之所及”,到处都能看到的“林”吗?再想象这连绵起伏的群岭,就像大海翻腾不息的波浪,“闪着银裙的白桦”就像海上朵朵白色的浪花……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眼前仿佛真的看到了大海,看到了群岭起伏的“大兴安岭”,朗读时的气势和力量也显示出了大海的广阔,林海的无穷魅力。

这样看来,只有引导学生细细品读,反复玩味,把自己置身于课文之中,让自己的心与作者沟通,同作者一起去观察,去揣摩,才能读出其中的情和味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