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实例

( 字数:1070 )
首页 > 作文教室 > 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实例

语文姓语,可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姓什么?我认为它姓“难”。作文教学太难了,我们语文老

老师有同感。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如同陷入重围的孤军,左冲右突,却并没有撕开突破口,这不仅是语文教师的遗憾,也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地关注。虽则有人成功,但毕竟凤毛麟角,而且方法也多有不可操作性。由于许许多多的原因,造成老师怕教,怕批,学生怕写。为此,人们不禁要深思:作文教学怎么了?为什么师生谈作文而色变?作文教学究竟有多难?下面,我就着一篇作文,介绍我指导学生习作的几个环节和步骤,来说明这个问题。

例:五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习作《写一处景点》

要求:1、写一处熟悉的景物。

2、抓景物的特点来写。

3、有顺序的描写。

根据这三点要求,借着当时那美丽的春景,我决定对这篇习作大动干戈。于是,我安排了四个环节进行操作。

1、寻找好句。2、选景观察。3、嫁接成文。4、以景对文。(下面我就着这几个环节展开来讲。)

一、寻找好句。

我们知道学生就怕写文章,而写景的文章又比写人、写事的文章要难得多。景在孩子们的眼力是死的,要写出景色的美,必须把景物写活,要把景物写活,必须真正让孩子对景物有感觉,怎么样才能让孩子对景物有感觉呢?这个环节我整整用了两周时间。我要求学生在课外书中寻找描写春景的好词好句。我又分了三步:1、让学生先找十个描写春天的成语。2、让学生每天找描写春天的十句话。这一部分是分类来找的。今天找十句写春天的树,明天找十句写春天的花,后天找十句写春天的草。还找了写“春雨”,写“阳光”,写“春天人们活动”清况。3、我又让学生收集描写春天的散文诗。仅是古诗就有二、三十首,而且春意很浓。如:唐朝韩愈的《晚春》,杜甫的《春夜喜雨》,武元衡 的《春兴》,杜牧的《江南春》,宋朝朱熹的《春日》等等。

学生每天找,我每天批。写得好的同学我给他批阅个“好”字。全班52个学生,每天就是520句。碰到部分学生家境不好的,没那么多书,他们就拿个本子到新华书店去抄,到课本中去找。实在找得不妥,我就要求他第二天到找得好的同学那抄十句,同样收益。每天我都留个几分钟讲评这些作业。让这些找的好的同学念一念自己找的好句子。这样一来学生的劲头就更足了。

好词好句好诗都有了,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怎么样才能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呢?接下来就是记忆的问题。利用家里的早读时间,安排记忆,诵吟好句好诗。学生一口气念出一连串成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春回大地、春风化雨、春风满面 、春意盎然 、 万紫千红 、芬芳斗艳……”很多很多。一个个就像大诗人一样,摇头晃脑地朗诵着古诗,沉静在浓浓的春意中,学生醉了,我也醉了。我看时机已到就开始了第二个环节。

二、选景观察。

怎么选?也有讲究。学生自己选,真的能做到每一个学生都会去选景吗?如果去选,52个学生就有52处地方。我不可能去熟悉52处景呀,老师不熟悉,又怎么知道学生有没有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呢?于是,我在学校兜了一圈,选择了学校的西南角,就报告厅前。这里有小池、假山、有小草坪,有桃树,桃花、嫩嫩的绿草、草地上还有许多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无颜六色的小花。小草坪前还有几个花坛。花坛内的花正开的火红火红的,旺着呢。这里真美,正是描写校园春天的好地方。

我用了20分钟,上好了这篇习作的指导步骤。剩下的时间,我就带着学生拿着草稿本来到景点观察。这次的观察我强调了有顺序,先要求记下有哪些景物,只写名称。接着再进一步观察你记下的每种景物的样子。你不知道,当时学生观察的情景,真让我满意。学生指指点点,念念有词。有个学生蹲在小草坪里,不知不觉地大声念着朱自清《春》的那段:“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在他的带动下,全班的同学都跟着念了起来。观花时念花,观树时念树。对着景物一句一句从嘴里飞出。我惊讶,我高兴。惊讶的是他们记下了那么多好词好句,而且能随口而出的运用。高兴的是他们对春已经有感觉了,而且已经醉在景中了。我预感到学生这篇文章一定写得好。于是,我开始操作第三个环节。

三、嫁接成文。

好词好句已经在学生中酝酿已久了,景已观察了,嫁接成文的火候已经到了。观景那天的家庭作业我就布置了这篇习作。我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步骤,按自己观察的顺序描写。当时学生接受作文作业一改反态,以前我布置他们作文时,总是先“哎!”的一声,随即一句“又写作文呀?”,那表情让我看了挺不舒服。可这次他们频频点头,并且不时发出“好的,好的”。第二天这篇作文的第一稿上来了。我用了一节空课,匆匆地浏览一番。写得怎么样?糟糕透顶了。我的好心情被破坏了,感觉是一下掉进冰窟里,我的热度降为零了。大部分的习作面目全非。他们写的景点不是学校,他们的作文只写了花、树、草。有的同学还把夏天的荷花,秋天的菊花也写进来了。根本没有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这一点本身在这篇习作中就是难点。我立刻讲评了这次作文。我在讲评时,抓住其中一篇较典型的习作,问这个同学:“你写的这地方是哪呀?”他理直又气壮地回答我:“是学校呀!”后面他又补充了一句:“你不是叫我们写学校的西南角吗?”我说:“你写的这地方我怎么就不认识,我怎么看也不像,你的文中只写花、树、草的,校园外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景物。”学生当时“啊”的一声,低头看自己的作品去了。随即,我给了他们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写出校园景点的特征?”我让他们先考虑几分钟,再讨论,后回答我。有的说:校园的特征应该把学生写进去,写他们在花坛边学习、玩耍。有的说:要有顺序地写,要抓准景点的位置,我们校园的大树,水池,草坪的位置和其它地方不同。有的说,要点出这景点是依在多功能报告厅的旁,这是人家学校没有的呀。你看,这些学生多聪明呀,都讲到点子上了。我仅补充一点:写文章是要有写作目的,朱自清的《春》,就是借着春景,写出了他对春的感觉,对春的期盼,然后笔锋一转,到对人的期盼。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你想借这春景抒什么情?有的说我借着春景写出我们校园的美,我们在这愉快地学习。有的说我能在巨化一小这样美的校园里读书,我感到多么地自豪。于是,我开始了第四个环节。

四、以景对文。

我要求他们捧着这不成样的作文,第二次去观景。将自己的习作对着景物,一样一样对,没写到的添上,景点中没有的景物从你作文中删去。这一次观景,他们没有第一次那样乐观,没有大声说话的。他们感觉到老师的不满,自己习作的糟糕。只是静静抬起头观察,又静静地低头记着。默默地跑近景点,又默默地观察着。一遍又一遍地对着景点修改自己的作品。不放心还三不三地拿来给我通过。晚上,我又布置了再一次修改,再重新整理一次作文草稿。因为改动很大,已经看不清楚了。第二天,第二稿上来了,我迫不及待地看完了全班的作文草稿。怎么着?哇,我太高兴了。嫁接得恰到好处。大部分同学做到了景中有人,借景抒情。我一筛选,好文章有十五、六篇,比以往的五、六篇多上十篇。就是那几篇差的

文章也比以往质量高多了。学生自己对这篇文章也非常自信,有几个平时文章不怎么样的学生纷纷将这篇稿子寄出去发表,《上海少年日报》《衢州晚报》《巨化报》相继登出了他们的文章,这样的收

获我满足了。但同时我就在想:学生能写这样的文章,首先脑子里要有东西可写,老师要引导学生怎么去积累知识,这是很重要的。其次,当学生在写的过程很糟糕时,老师不能放弃。这时候更需要老师的耐心,要一步步地引下去,紧追不舍,一定会有回报的。

我们知道学语文无非是学会写文章。从一年级到毕业班,一字一句地教,一段一篇地改,五、六年的时间呀,这点点滴滴的心血,换取学生点点滴滴的积累。这是多么得不容易。到了高年级才偶尔有几篇文章发表,获奖。那时老师才舒缓一口气。如果碰上被自己推荐的作品,没有得到认可,还要寻思作品好半天,找出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总之一句话,作文教学太难,语文老师难当。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