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中小学各版本语文课本中林焕彰的课文

1. 【人教课标本一年级上册】 课文 第9课 《影子

2.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六单元 第4课 《影子

3. 【鄂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课文 第3课 《影子

4. 【鲁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课文 第9课 《影子

人生,不是规划的--七十自述之一

  林焕彰


杭州喜相见,左起;沈石溪、余治莹、博夫、方素珍、林焕彰、孙建江、杨玲、平静、王宜清。

人生,不是规划的--七十自述之一

林焕彰

 

(1)

人生很微妙,我迷迷糊糊不知不觉就活到了七十。

人生,很多事情不一定是有规划的,即使有些是规划了,也未必都能按照规划顺利完成;一些原本不在规划中的事,却又一件一件的完成了。

所以,我的人生,常常是走到哪儿就算到那儿。

今年八月十六日,是我满七十的时候;1939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二)生,那是「母难日」,我得先感谢我的两位母亲;一位生我,一位养我;生我的,今年九十有五,养我的母亲已经九十九,可说一百了。

我两位母亲都还健在,只是岁月不饶人,她们都已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记不起我是她们的儿子!关于两位母亲的事,我曾在三十多年前写过一篇<两个母亲>,最近我还会再写一篇。

现在要写的事,是今年上半年、原本不在我人生规划中的意外的事。

这篇文章,是应编者要求写的,有点像厨子接受顾客点菜一样,有一定预算,限于字数,不好写得太多,所以有关我下面要写的「意外的事」,只能简略报告;以后还会专文写作。

第一件意外的事,是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请我担任首任驻校作家。

这项活动,是由该校校友会组成「香港大学驻校作家计划基金管理委员会」;从2008年起,每年遴选一位两岸三地华文作家担任,为期二至三个月;提供住宿、往返机票及一笔生活津贴,在文学院里给一间独立办公室。

主要工作有:

一.两场演讲:一场院内,对象为博硕士生及教授;一场公开,校内校外人士都可自由参加。

二.六节创作课程:对校内学生;分两次进行,每次两小时。

三.两所中学访谈、演讲或教学。

四.香港大学年度新文学创作奖评判(新诗)。

五.中文学院文学创作班散文写作比赛及两所中学生新诗比赛评判

六.活动结束后,半年内缴交以香港为题材写作的文学作品。(数量不限)

这些工作,对我算是轻松的;只要认真去做,都可胜任愉快。当然,为了自己要求「做得好」,压力还是有的。

才刚过春节,天气奇寒;要离开家时,有点儿彷徨。

2月19日上午九点,小女儿家华开车和她儿子珏仲,送我到台北忠孝东路二段改搭机场巴士;下午飞抵香港,港大中文学院黎活仁教授派校车和他的研究生、助理史言君,到机场接我。并安顿我住在他事先租好在般咸道38A.YWCA女青年会大厦501室;距港大步行约十五分钟,是很适中的住所。

晚上,中文学院杨主任玉峰博士、校友会胡主席国贤(诗人,笔名羁魂) 假皇后大道西金沪庭酒家联合宴请;有中文学院单前主任周尧教授、黎活仁教授、王丽琼委员、校友张曼仪教授、龚敏博士、培侨中学校长招祥祺、真光中学杨慧思老师、研究生史言出席,为我接风。

春节大陆南来的一波寒流,还驻留在香港,我在香港住的第一个夜晚,睡到下半夜被冻醒;还好,天亮之后,气温回升。

2月20日上午,大约10点,我走出YWCA;沿般咸道向西走,带着新鲜、好奇的心,边走边看边拍照,约十五分钟走到港大校门口;我没有走进校园,只在般咸道上抬头仰望港大中文学院古典美丽的建筑,拍了些照片。然后继续向前走,走到薄扶林道,又被一座白色小教堂「圣多安尼天主堂」迷住,就一直在那儿流连,拍了更多照片;这些第一印象的美好感觉所拍摄下的镜头,后来成为一场公开演讲的主要观点:「从局部发现美、寻找诗的感觉」,并做成投影片。

下午两点钟,和史言君在约定时间到校门口碰面;他带我去中文学院办公室秘书处办理报到,签一份合约书,领了办公室和个人研究室的钥匙。之后,史言君带我认识校园、图书馆和餐厅……

依据承办本项计划的黎教授事先排订的活动表,公开演讲在3月11日下午5时至7时;创作课程分别在3月27及4月3日下午5至7时;至于校外两所中学的访谈、教学时间未定。后来杨主任跟我商量,一场院内的小型报告,希望也排在3月11日上午11时至12时,中午和院内教授、同事餐叙;我只稍做思考,认为该做的事迟早都得完成,就同意在同一天进行。

为了准备演讲稿、搜集以香港为题材的意象,经过一夜思考之后,我决定用「眼睛和脚」认识香港。

从上午出去走路、拍照、认识环境,我已经开始思索:如何准备我的两场演讲内容和题目。很快的,我有了想法:决定在院内对研究生和教授们报告<六行小诗之美>;公开演讲的,就以观察香港所得印象和感触做为演讲内容,题目订为:<诗,在哪里?--一个诗人、画家、儿童文学作家寻找一座城市的诗>;我不太喜欢「炒冷饭」,如果想用现成的,我随身携带笔记型计算机中就有数据可以派上用场。

从这天开始,我的「工作」就是走路、认识香港、累积香港生活经验、寻找「诗的感觉」。

「驻校作家活动计划」对我的要求不多,我不必天天进入学校,也不必常常呆在办公室;但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周一到周五,尽可能都到校园走走,并经常走进自己的研究室,看书,学习使用计算机、上网,处理一些电邮,和香港文友联系……我的香港文友相当多,有二三十位,分占两个领域,包括写诗和写儿童文学的,他们大都在教育界,也有部分从事文化出版工作;其中,有一些已是二三十年的老友了!

22日下午,黎活仁教授安排一位香港知名作家到学校做专访;这位作家笔名李洛霞,本名黄珠华;她准时在约定地方和我碰面,和她同行的,有她念中一的女儿何雍怡,还有一位文友刘煦中老师;她们都说喜欢我的诗,在校园指导童诗写作时常引用我的作品;黄老师还特地用电脑彩色打印她经常引用的一首童诗:<妹妹的红雨鞋>给我。

她们对我做了满深入的访谈;李洛霞的<林焕彰:一个又是狮子又是兔子的外星人>和刘煦中的<敬业乐业的园丁>,两篇专访约一万字,同时在三月出版的香港《城市文艺》第26期刊载,占九页篇幅。照片是何雍怡拍的,她临时担任摄影记者。

除了「走路」,我花在计算机上的时间不少;在演讲之前,先后完成三篇我在两场演讲中使用的讲稿,并制作成简报投影片;用在院内的,有<谈小诗>和<六行小诗之美>,合计三千多字;用在公开演讲的,也直接在计算机上写作,花了不少心血和时间;在寒冷的春天熬了好几个夜晚,常常弄到凌晨两三点。当我完成这篇六七千字讲稿(<诗,在哪里?--一个诗人、画家、儿童文学作家寻找一座城市的诗>)和制作二三十张从数字相机拍摄香港意象的照片,转成简报投影片;这当下,我的精神、心理,真是如释重负;我终于用不求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的困难。

这段学习使用电脑碰到的难题不少,有研究生史言君、真光中学杨慧思老师(诗人)和中文学院办公室一位电脑专业人员周敬华(Daniel) 君,都给了我不少协助;在这里,我特别要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激。

3月11日的两场演讲如期完成;在院内的小型演讲,只有十来位参加,进行得还好。公开的大型演讲,有三百多听众,提问的也算踊跃,但我觉得这场演讲不成功;其中有些因素属于我个人,有的是承办单位的,不便评论,当做是一种经验,以后才有改进的空间。

演讲之后,我的「重头戏」可说完成一大半;但不在「驻校作家」活动计划内的工作是,因为我喜欢画画,承办单位同意配合在港大图书馆二楼为我举办一场诗画展,另邀港大中文学会名誉会长伍怀璞、李思齐(均为徐州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及台北知名诗人方明提供作品参展,为期一个月。我个人展出资料和作品,包括:诗作原稿、手稿、书影、文学活动照片及撕贴画、线画等六十余件,其中诗的手稿、撕贴画、线画约四十件,都在港大完成;这是自己给自己增加的工作,自己觉得做得很愉快。画展结束后,我把所有的作品、数据和三十多种著作,分别赠送图书馆及个人(包括中文学院教授、办公室职员和文友) 做纪念。

诗画展在3月19日下午五时揭幕,名誉会长伍怀璞和李思齐教授是这次展出的赞助人,他们资助制作大幅海报在会场悬挂。在揭幕仪式中,举行培侨中学、真光中学两所学校学生新诗创作比赛颁奖,使诗画联展揭幕式在隆重剪彩之外,又添一项盛况。

为配合诗画联展,承办人黎活仁教授特邀诗人方明专程从台北飞抵香港,在3月20日下午和我面对中文学院一百四十余位创作班学生,举行以<城市、天空和生活>为主题的一场对谈。

我的创作课程对象,就是这一百四十余位学生;他们来自港大全校不同科系的选修,不纯是中文学院的本科生。我第一次为他们讲课是3月27日,谈六行小诗的写作;第二次是4月3日,按承办单位排定课程,为他们谈诗的批改;我以台北《创世纪》诗杂志最新一期(2008年3月出版春季号)公布「首届创世纪小诗奖」得奖作品五首诗为例,说明得奖作品也有斟酌推敲的空间;诗的创作,是文学艺术的一种至高无上的探索,值得精益求精。

校外两所学校的演讲,经港大校友吴美筠博士(诗人)及王丽琼委员接洽后,分别安排在3月29日下午和4月2日上午;前者是香港大学附属专业学院,针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谈诗,讲题是<玩诗'玩画'玩诗画>;后者是香港校友会学院,针对中一二年级学生谈儿童诗,讲题是<和诗画做朋友>;该校中一生使用启思版《中国语文》第二册,课文中恰好收入我一首<晒衣服>的诗,他们刚刚上完,有份亲切感。

这两场演讲都各有三百余位听讲,现场反应相当热烈,我自己也觉得进行得很顺畅,很满意。成功的原因是,我准备的材料,分别由吴博士和王委员帮我制作简报投影片,现场又帮忙操作电脑,我可以放松心情,尽情畅谈。这也是我要特别感谢的。

我的驻校工作最后要做的是:港大新诗创作奖比赛的评判;由香港著名诗人叶辉、羁魂和我三人负责。我们4月7日傍晚,假北角特艺公司办公室进行决审,顺利选出一二三名各一名及佳作五名。

依据合约签订,我的驻校期限4月18日届满。我订在这天下午离开香港,和任荣康先生前往中国大陆;29日由广州进入香港,再从香港搭机回到台北我已经七十天不在的家。我在上海、张家港、常熟、义乌、金华、杭州、广州等地访友讲学旅游,见了大陆儿童文学界几位前辈老友和年轻的新秀:任溶溶、圣野、李仁晓、黄修纪、沈石溪、周锐、唐兵、唐池子、殷健灵、谢倩霓、蒋风、韦苇、方卫平、周晓波、孙建江、平静、王宜清、班马、韦伶、未未等作家作者;在杭州时,还不期而遇、见到方素珍、余治莹,我们三个「儿研会」前后任理事长,竟然有这么巧,可以在杭州召开一次前所未有的体制外的「二十一世纪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临时联席会议」;人生真是好事多多。这桩美丽的「工作幻想曲」,就留着以后再写吧。我已经超过了编者要求的字数,实在对不起!

 
任荣康、博夫、林焕彰和杨玲同游西湖。

(2)

我说我有两趟大陆之行,其实不止两趟;因为港大没有要我办理「工作签证」,我拿的是「旅游签证」,每次进出香港只能停留十四天;依香港移民局规定,在两个月当中,我排了四次离境的行程;先后去了深圳、广州、徐州、澳门各一次,最后是4月18日去上海正式展开访友、讲学和旅游;在这里要写的,就以3月21日去徐州和4月18日离境的事,因为这两次的行程是充满了「意外」,值得向「儿研会」的朋友们报告和分享。

先说3月21日晚上九点钟,随港大教授、学者团搭上海航空公司班机直飞徐州,午夜十二时抵达彭城机场,转搭游览车南下;因为高速公路中途发生事故,我们被困在路上,原订四小时车程,走了六个多小时;清晨六点多才到扬州。

此行目的主要是23日至25日,参加在徐州师范大学举行的「余光中与二十世纪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由港大中文学院与徐州师范大学等单位签订「中国新诗学术研究十年合作计划」的一项研讨会议,我因为「驻校」,躬逢其盛,成为一个跟班的;免提交论文,只在行前两三天写了一首诗<让春天从高雄出发>(2008.03.22《彭城晚报》刊载.见附录),向余先生致敬。

22日在扬州游瘦西湖,是协办单位彭城晚报全程接待。

三月的瘦西湖美得让人陶醉,值得好好写篇游记;只是车上一夜长途颠沛,有些辛苦,但也值回票价。

托余光中先生之福,沾了他老人家的光;主办单位于23日晚上在徐师大马可音乐厅举行大型朗诵会,会场巨幅红布条悬挂「望乡的牧神--余光中、舒婷、林焕彰诗作朗诵会」分沾了他们的光彩。会后徐师大中文学院王艳芳教授还特别为我做了专访,准备《彭城晚报》刊载,和《彭城晚报》同一集团中的都市晨报社也于3月25日早晨派专人到汉园酒店致送一份精美聘书,聘请为「晨报文学奖」特别顾问。此行我应《彭城晚报》写了四首诗,将在端午节诗会特刊刊载。

4月18日下午两点半,和上海著名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任溶溶先生二儿子任荣康先生在九龙红碪车站会合,我们搭15:16T100特快车去上海。我们买的是特别包厢的车位,车票上印的简称字样叫「特包」,只有我们两人的独立有上下铺位的软卧的套房,有卫浴设备,舒适干净安全;票价币953元。第二天11:30抵达上海,在车上轻松安静的过了一夜;是过去多次到大陆所没有的一种新体验。

在上海的第一天晚上,说是要拜会的第一位我所敬爱的名家前辈任溶溶先生,其实也未做到真正的拜访,倒让他老人家挺着寒冷的天气、气喘吁吁的和我们外出餐,并且是由他老人家花掉一本图画书的翻译酌劳、在黄浦区福州路一家百年老店「老正兴」点了满满一桌的属于正味地道的佳肴,还开了一瓶加温的老酒满足我这个百无禁忌的老饕的馋嘴,吃得齿颊留香。

第二天中午,动物少年小说名家沈石溪先生帮我邀集了圣野、任溶溶、李仁晓、张秋生、黄修纪、周锐、唐兵、唐池子、谢倩霓、殷健灵等先生女士,加上任荣康和我,在肇嘉滨路王朝大酒店订下一间金碧辉煌法式包厢,设宴餐叙,让多年不见的前辈、老友及上海儿童文学界新秀,我们圆圆满满的坐满了一大桌,高高兴兴的有了一次尽情畅谈、难忘的聚会。

21日上午和张家港赶来上海接曼谷文友杨玲小姐的博夫先生会合;我们三人同属泰华「小诗磨坊」诗社的成员,并负责年度《小诗磨坊》诗集的编务;博夫是张家港市南丰镇人,旅居泰北多年,但每年都会返乡住一段时间。我这趟访友之行,恰逢他回来,承他热诚接洽和安排,除了访友、旅游之外,又多了两个地方的演讲。

因接待曼谷来的杨玲,我们三人上午的行程只在外滩、黄埔江、城煌庙三个地方匆匆忙忙逛了一下,午后三点就搭汽车直驱张家港;车程大约两小时。

张家港是一座新城市,商业区有步行街,马路宽敞,绿化做得相当好,离市区车程不到五分钟,辟有一座人工湖,叫「暨阳湖」公园,腹地之大,无法一眼洞穿,令人羡煞。

夜宿博夫位于南丰镇农村中的老家;那儿幽静。因为他家门口有座小桥,名曰「崇德桥」,所以他家新建的二层楼房,我称它为「崇德楼」;为了表示迎接远道来的朋友,博夫预先了准备21响礼炮鸣放,让我觉得怪不好意思。

第二天下午,在张家港的沙洲工学院针对二百多位学做了一场演讲,讲题是现成的<六行小诗美>;会前当地作家协会会长诗人北岸特地、安排一场与媒体人见面会,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的记者和作家;《张家港日报》记者钱萍的采访报导<林焕彰:文学创作是一种弥补>附一张演讲照,以头条版位安排在该报2008.04.25「文化周刊」刊载。

4月23日上午一早动身,赶赴距张家港约一小时车程的常熟市。

十时在常熟理工学院,以同一个讲题为近二百位学生又做了一场演讲;这场演讲是刚从曼谷讲学回来度假的计红芳教授受取的。会后,在学校领导招待午宴之后,由博夫弟弟樊祥清先生继续开了一个多小时车送我们到苏州火车站,转搭特快车去义乌;为的是去看《小诗磨坊》2008年版的封面设计,做最后定稿的检查,也为了就近第二天上午能在约定时间赶到金华浙师大,与蒋风、韦苇、方卫平、周晓波等教授老友会面;是博夫先生煞费苦心安排。

4月24日上午九点一刻,博夫在义乌的朋友王红鹰小姐开车把我们送到浙师大,儿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方卫平教授和一位研究生,准时在大门口等我们;只稍作片刻休息,他就引我们进入红楼儿童文化研究院的会议室,和坐满二十多位研究生进行了一场既热烈、轻松又充实的围绕着我和作品的座谈会,由方卫平主持介绍我在两岸交流以及细述我前后两次到过浙师大和浙师大的因缘,研究生有五六位朗诵我的童诗,提问的也有五六位,气氛是相当的热络,逼于我停留的时间限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结束,由方教授招待午宴,约两点和他们话别,王小姐再开三小时的车送我们到杭州,在约定时间和浙江少儿社副社长孙建江老友见面,和早我们一天抵达的方素珍、余治莹不期而遇的在一起餐叙。人生很奇妙,很多事都不是有规划的,该碰在一起的,到时候自然就会碰在一起。第二天,上午在少儿社编辑王宜清小姐陪同下,我们一起到灵隐寺做了半日游;中午,建江招待午宴,任荣康先生来跟我会合,方素珍和余治莹赶赴机场,先行离席;下午建江又亲自招待我们游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4月26日上午,博夫租游艇招待杨玲和我游西湖;午前回到酒店和荣康会合,一起用餐,他们为我饯行,餐后「打的」送我到杭州东站,我搭13:30T169特快前往广州,在车上过了一夜;清晨06:30抵达广州,一踏下车厢门,班马就冲过来接我,他自己开车,回到他的白云居;他的家,是我每次到广州必住的地方,我当它是自已的家,他太太韦伶和儿子未未,我们都是老朋友,所以我很喜欢和他们在一起,我一住下来,他们就会拨空带我找地方旅游;这一次,我又住了两夜,有两整天的时间在一起;27日是礼拜天,他们在儿童中心教学,是最忙的一天;他们忙着教学,我也借机会观摩。班马的教学,向来重视创意和实验的精神;他的教室,和电视台摄影棚一样,设备齐全;他一边上课一边录像,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到最高点;上午一班中年级的课,他还特别介绍了我,把我当贵宾;现场展示二十多本我的著作,供学生翻阅,还一边播放我的生平影像,一边接受学生提问,和在电视台做实况转播没什么两样。班马不仅在室内上课,还常常带学生出「外景」;这天正好有一个高年级的班要在户外上,他把二三十个学生带到附近的越秀公园,摸拟体验在热带雨林中的生活,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感觉、感受和发现;学生个个都兴致高昂。

28日上午,班马和韦伶开车约一小时车程外的一片古老村落--沙洲去采风,这又是一趟难忘之旅;班马提着他的录象机,几乎是全程录像,和昨天录制我在他课堂上充当贵宾的访谈过程,全部烧拷成两片光盘送我留念。

29日一早,班马开车送我到广东东站,我搭09:05T805直达特快前往香港,平安愉快结束这一趟没有规划的意外之旅。

(寄于台湾)

 

常用成语

中考 高考名著

林焕彰简介

林焕彰香港诗三首林焕彰

著名诗人林焕彰游览博夫故居崇德楼

林焕彰的诗稿

林焕彰简历

林焕彰香港诗三首林焕彰

六行小诗的新美学林焕彰

春天的早晨林焕彰

著名诗人林焕彰游览博夫故居崇德楼

清晨林焕彰

林焕彰的诗稿

坐火车林焕彰

林焕彰简历

童话林焕彰

妹妹的话林焕彰

妹妹的围巾林焕彰

妹妹的红雨鞋林焕彰

人生,不是规划的--七十自述之一林焕彰

影子作者林焕彰简介

《影子》和我的关系林焕彰

儿歌:小纽扣林焕彰

儿歌:夜晚的天空林焕彰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