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内攘外
| 拼音 | ān nèi rǎng wài | 
| 释义 |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 出处 |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 
| 示例 | ~之大经,富国强兵之远略。★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比喻从事物内部入手解决问题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抽薪止沸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to maintain internal security and repel foreign invasion | 
第一个字是安的成语92条
| 安安稳稳 |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 
| 安邦定国 | 邦:泛指国家。使国家安定巩固。 | 
| 安邦治国 | 使国家安定太平。 | 
| 安不忘危 |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 
第二个字是内的成语12条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 | 
| 安内攘外 |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 暴内陵外 | 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 
| 彻内彻外 | 指完完全全。 | 
| 出内之吝 | 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同“出纳之吝”。 | 
第三个字是攘的成语6条
| 安内攘外 |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 纷纷攘攘 | 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 
| 熙来攘往 |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 
| 熙熙攘攘 |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 
| 揎腕攘臂 | 捋袖伸臂。一种粗暴的姿态。 | 
第四个字是外的成语49条
| 安内攘外 |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 昂首天外 | 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 昂头天外 | 昂:抬起。抬起头望着天边。形容态度傲慢或做事脱离实际。 |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 暴内陵外 | 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 
第一个字是外的成语16条
| 外方内员 | 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 
| 外方内圆 | 外方:外表有棱角,刚直;内圆:内心无棱角,圆滑。指人的外表正直,而内心圆滑。 | 
| 外感内伤 | ①中医指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②比喻内外煎迫。 | 
| 外刚内柔 | 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同“内柔外刚”。 | 
| 外合里差 | 比喻口是心非。 | 
| 外合里应 |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 
| 外简内明 | 指对人表面上简易,而内心明察。 | 
| 外宽内忌 | 指外表上看似宽宏,内心却多忌刻。 | 
| 外宽内明 | 指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 | 
| 外宽内深 | 指外貌宽厚而实则城府很深。 | 
第一个字发音是wai的成语22条
| 歪八竖八 | 杂乱不整的样子。 | 
| 外方内员 | 指外表正直,内心圆滑。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45330470.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