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重就轻
| 拼音 | bì zhòng jiù qīng | 
| 释义 | 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 
| 出处 | 唐·李林甫《唐六典·工部尚书》:“技能功巧者,不得隐巧补拙,避重就轻。”宋·刘挚《侍御史黄君墓志铭》:“民始不以多男为患,父子始不以避重就轻相去。” | 
| 示例 | 恐将来弄出大祸,所以借了一件失察的事情参的,倒是~的意思,也未可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连动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丢了西瓜捡芝麻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避的成语42条
| 避而不谈 | 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 
| 避烦斗捷 | 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 | 
| 避瓜防李 | 表示避免嫌疑。 | 
| 避害就利 | 就:接近、走向。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 
| 避毁就誉 | 回避诋毁而追求称誉。 | 
第二个字是重的成语52条
| 币重言甘 | 币:指礼物;厚:重。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 
| 避重就轻 | 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 
| 避重逐轻 | 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 | 
| 沉重寡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 
| 沉重少言 | 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 
第三个字是就的成语69条
| 芟繁就简 | 芟: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 
| 删繁就简 | 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 
| 按步就班 | 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 | 
| 按部就班 | 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 
| 背本就末 | 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 
第四个字是轻的成语19条
| 避重就轻 | 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 
| 避重逐轻 | 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 | 
| 乘肥衣轻 | 肥:肥壮的马。衣:穿。轻:轻暖的裘衣。驾驭肥壮的马,穿着贵重的衣服。形容生活奢侈豪华。 | 
| 贵冠履轻头足 |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 畸重畸轻 | 形容事物发展不均衡,或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公正。同“畸轻畸重”。 | 
第一个字是轻的成语71条
| 轻才好施 | 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 
| 轻举妄动 | 轻:轻率;妄:任意。指不经慎重考虑,轻率地采取行动。 | 
| 轻如鸿毛 |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 
| 轻薄无礼 | 指轻佻浮薄,不知礼仪。 | 
| 轻薄无行 | 指轻佻浮薄,品行不好。 | 
| 轻薄无知 | 指轻佻浮薄,没有知识。 | 
| 轻财贵义 |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 轻财好施 | 指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 | 
| 轻财好士 | 指轻视钱财,重视士人。同“轻财重士”。 | 
| 轻财好义 |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第一个字发音是qing的成语262条
| 青出于蓝 |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 
| 轻才好施 | 指人不把钱财放在眼里,乐于慷慨解囊,急公好义。 | 
| 倾耳而听 |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 
| 卿卿我我 | 形容夫妻或相爱的男女十分亲昵。 | 
| 清夜扪心 | 清:清静;扪:按摸。指深夜不眠,进行反省。 | 
| 蜻蜓点水 | 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 
| 情见乎辞 | 见:通“现”;乎:于。情感表现在言辞当中。 | 
| 晴天霹雳 | 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 
| 擎天架海 | 比喻大材干,大本领。元杂剧常喻将帅为“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故云。 | 
| 请将不如激将 | 指用话语刺激别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请他去干事来得好。 | 
| 庆吊不行 | 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原指不与人来往。后形容关系疏远。 | 
| 磬笔难书 | 极言事实多,即使用完笔也难写全。磬,通“罄”。 | 
| 罄竹难书 |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 
| 鸮鸟生翼 | 旧传鸮鸟不孝,母哺翼成,啄母睛而去。比喻忘恩负义。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50446165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