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权
| 拼音 | bīng bù yàn quán |
| 释义 |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同“兵不厌诈”。 |
| 出处 | 《后汉书·虞诩传》:“今其众新盛,难与争锋,兵不厌权,愿宽假辔策,勿令有所拘阂而已。”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主谓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兵的成语43条
| 兵败如山倒 | 兵:军队。形容军队溃败就像山倒塌一样,一败涂地。 |
| 兵不接刃 |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
| 兵不污刃 | 犹兵不血刃。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
| 兵不雪刃 | 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
| 兵不血刃 | 兵:武器;刃:刀剑等的锋利部分。兵器上没有沾上血。形容未经战斗就轻易取得了胜利。 |
第二个字是不的成语503条
| 词不达意 | 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计不旋踵 | 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
| 今不如昔 |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
| 密不通风 | 密:严密。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连风也透不进去。 |
第三个字是厌的成语12条
| 悲观厌世 | 厌世:厌弃人世。对生活失去信心,精神颓丧,厌弃人世。 |
| 兵不厌权 |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同“兵不厌诈”。 |
| 兵不厌诈 | 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
| 乐新厌旧 | 喜新厌旧。指感情不专一。 |
| 怜新厌旧 | 多指喜爱新欢,冷落旧宠。同“怜新弃旧”。 |
第四个字是权的成语11条
| 兵不厌权 | 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同“兵不厌诈”。 |
| 篡党夺权 | 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 |
| 篡位夺权 | 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
| 独揽大权 | 揽:把持。一个人把持着权力,独断专行。 |
| 反经行权 | 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
第一个字是权的成语14条
| 权衡轻重 |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 权变锋出 | 随机应变,锋芒毕露。形容言辞辩捷锐利。 |
| 权豪势要 | 有权力的豪门;有势力的要人。 |
| 权衡利弊 | 权:称砣。衡:称杆。权衡:比较,衡量。比较一下哪一个有利哪一个有害。 |
| 权均力敌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同“权均力齐”。 |
| 权均力齐 | 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 |
| 权倾天下 | 权势压倒天下。形容权势极大。 |
| 权倾中外 | 权势压倒朝廷内外。形容权势极大。 |
| 权时制宜 |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
| 权宜之策 | 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同“权宜之计”。 |
第一个字发音是quan的成语67条
| 全军覆没 |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
| 权衡轻重 | 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
| 诠才末学 | 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
| 泉石膏肓 | 泉石:指山水;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据说这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比喻嗜好山水成癖。 |
|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
| 犬牙交错 | 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
| 劝百讽一 | 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516061859.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