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
| 拼音 | bó dà jīng shēn |
| 释义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 出处 | 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 示例 | 瑚之为学,~,以经世自任。★《清史稿·陆世仪传》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博的成语28条
| 博采众长 | 博采: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 博采众议 | 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 博大精深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 博而不精 |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
| 博而寡要 |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第二个字是大的成语78条
| 胆大心粗 |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
| 笔大如椽 |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 博大精深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 才大难用 |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同“材大难用”。 |
| 才大如海 |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
第三个字是精的成语11条
| 兵在精而不在多 | 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
| 博大精深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 抖搂精神 | 振作起精神。 |
| 抖擞精神 | 振作起精神。 |
| 短小精悍 | 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
第四个字是深的成语38条
| 博大精深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 材高知深 | 材:通“才”。知:通“智”。才能出众,智慧高超。 |
| 出浅入深 | 犹言深入浅出。 |
| 处高临深 | 处高:处在显贵重要地位。临深:如临深渊。处在显贵之位,好比面临深渊。旧时指官职高了常有危险性。 |
| 创钜痛深 | 比喻受到巨大的创伤,痛苦之极。钜。同“巨”,大。 |
第一个字是深的成语77条
| 深恶痛疾 |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
| 深奥莫测 | 高深不易了解。 |
| 深闭固拒 | 固:坚决;距:同“拒”,拒绝。形容坚决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
| 深闭固距 | 紧紧闭关,坚决抵制。 |
| 深壁固垒 | 犹深沟高垒。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 |
| 深不可测 | 深得无法测量。比喻对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 |
| 深藏若虚 | 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象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
| 深仇大恨 | 深而大的仇恨。 |
| 深仇宿怨 | 犹深仇大恨。深而大的仇恨。 |
| 深仇重怨 | 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
第一个字发音是shen的成语285条
| 参辰卯酉 | ①参、辰,二星名。参星酉时出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参与辰,卯与酉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②犹是非曲直。 |
| 申祸无良 | 申:重复。申祸:第二次遭祸事。无良:形容自己没有道德。重遭祸事,是因为自己没有道德而造成的。 |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 身败名隳 | 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同“身败名裂”。 |
| 深恶痛疾 | 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
| 神圣工巧 |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
| 沈诗任笔 | ①南朝梁沈约以诗着称,任昉以表、奏、书、启诸体散文擅名,时人称为“沈诗任笔”。笔,指无韵之文。②用以泛指诗文。 |
| 审几度势 | 省察事机,揣度形势。 |
| 甚嚣尘上 | 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淬,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
| 慎身修永 | 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 |
| 蜃楼海市 | 旧时比喻人世繁华的虚幻。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52450199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