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避艰险
| 拼音 | bù bì jiān xiǎn |
| 释义 | 不畏惧艰难险阻。 |
| 出处 |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动宾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不的成语589条
| 不随以止 |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
| 不安其室 |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 不安于室 |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 不安于位 |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 不按君臣 | 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
第二个字是避的成语5条
| 不避斧钺 |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 不避艰险 | 不畏惧艰难险阻。 |
| 不避水火 | 指不畏凶险。 |
| 不避汤火 | 指不畏凶险。 |
| 退避三舍 |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
第三个字是艰的成语5条
| 备尝艰苦 | 备:全、尽;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 不避艰险 | 不畏惧艰难险阻。 |
| 国步艰难 | 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
| 稼穑艰难 | 稼穑:播种和收获。指农事劳苦。 |
| 险阻艰难 |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
第四个字是险的成语10条
| 不避艰险 | 不畏惧艰难险阻。 |
| 出夷入险 | 出入于安危之中。 |
| 千难万险 |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
| 山高水险 | 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
| 挺而走险 |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 |
第一个字是险的成语3条
| 险象环生 | 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
| 险遭不测 | 形容从极危险的境地中逃出了性命。 |
| 险阻艰难 |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
第一个字发音是xian的成语160条
| 见世生苗 | 比喻眼前就会收效得利。 |
| 仙风道格 | 犹言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采与众不同。 |
| 先得我心 | 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
| 纤介之祸 | 形容很轻的灾害。 |
| 掀风鼓浪 |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
| 鲜蹦活跳 | 指鱼、禽等乱蹦乱跳而有生气。 |
| 闲曹冷局 | 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 |
| 弦外有音 | 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
| 贤良方正 |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 咸风蛋雨 | 指海上风雨。 |
| 挦绵扯絮 | 形容下大雪。 |
| 涎脸饧眼 | 嬉皮笑脸,挤眉弄眼。形容轻佻相。 |
| 衔悲茹恨 | 衔:含。茹:吃。胸中藏有悲痛与仇恨。亦作“衔悲蓄恨”。 |
| 嫌长道短 | 犹苛求责备。 |
| 显而易见 |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
| 险象环生 | 危险的局面不断产生。 |
| 跣足科头 | 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
| 现身说法 | 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
| 陷落计中 | 指中敌人或对方的诡计。 |
| 献可替否 | 献:进;替:废。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52932207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