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之症
| 拼音 | bù zhì zhī zhèng |
| 释义 |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
| 出处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太医诊了诊脉,说道:‘……此乃不治之症。’” |
| 示例 | 假使她们真“知道立国数千年的大中华民国”的国民,往往有自欺欺人的~,那可真是没有面子了。★鲁迅《二心集·以脚报国》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最难治的病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不的成语589条
| 不随以止 |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
| 不安其室 |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 不安于室 |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 不安于位 |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 不按君臣 | 中医处方,以君臣相配为原则。君是主药,臣是辅药。不按君臣,就是违反药理,胡乱用药。引申为使用毒药的隐语。 |
第二个字是治的成语7条
| 不治之症 |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
| 长治久安 | 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 目治手营 | 亲眼观察,亲手试验。 |
| 平治天下 | 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1084条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第四个字是症的成语2条
| 不治之症 |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
| 疑难杂症 | 难辨或难治的各种病症。比喻难以理解或解决的问题。 |
第一个字发音是zheng的成语111条
| 争长竞短 |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
| 征敛无度 | 征:征收。敛:聚。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亦作“征敛无期”。 |
| 峥嵘岁月 |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
| 狰狞面目 | 形容凶恶的相貌。 |
| 铮铮佼佼 | 形容出类拔萃,不同一般。 |
| 蒸沙成饭 | 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
| 拯溺扶危 | 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
| 整本大套 | 指有计划、有条理、全面。 |
| 正本澄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 证龟成鳖 |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
| 郑人买履 |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 政以贿成 | 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56756262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