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东墙补西墙
| 拼音 |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 
| 释义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出处 | 《中国民歌资料·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 
| 示例 | 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新华文摘》1981年11期 | 
| 年代 | 当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连动式 | 
| 词性 | 贬义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拆的成语5条
| 拆白道字 |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 | 
| 拆东补西 | 拆掉东边去补西边。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拆牌道字 |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 | 
| 拆西补东 | 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同“拆东补西”。 | 
第二个字是东的成语26条
| 拆东补西 | 拆掉东边去补西边。比喻临时勉强应付。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道东说西 | 指乱加谈论。同“道西说东”。 | 
|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 河东三箧 | 指亡失的书籍。 | 
第三个字是墙的成语5条
| 避世墙东 |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路柳墙花 | 路边的柳,墙旁的花。比喻不被尊重的女子,指妓女。 | 
| 马上墙头 | 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 | 
| 隙大墙坏 | 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 
第四个字是补的成语6条
| 不无小补 | 补:补助,补益。多少有一点益处或多少有一点帮助。 |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 七破八补 |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 
| 牵萝莫补 | 萝:女萝,植物名。指无法弥补。 | 
| 损有余补不足 | 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 
第一个字是墙的成语7条
| 墙倒众人推 | 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 
| 墙高基下 | 比喻名位虽高而才德低下。 | 
| 墙花路草 | 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同“墙花路柳”。 | 
| 墙花路柳 | 墙边的花,路旁的柳。比喻不被人尊重的女子。旧时指妓女。 | 
| 墙面而立 | 指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亦作“面墙而立”。 | 
| 墙头马上 | 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 
| 墙有耳 | 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 
第一个字发音是qiang的成语59条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 羌无故实 | 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 | 
| 戕身伐命 | 指伤害身体。 | 
| 枪林弹雨 | 枪杆象树林,子弹象下雨。形容战斗激烈。 | 
| 锵金铿玉 | 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同“锵金鸣玉”。 | 
| 强本节用 | 本:我国古代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 | 
| 墙倒众人推 | 旧时比喻在一个人受挫折的时候,大家乘机打击他。 | 
| 抢地呼天 | 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59501297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