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之邦
| 拼音 | chún chǐ zhī bāng |
| 释义 |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
| 出处 |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唇的成语16条
| 唇敝舌腐 | 犹唇焦舌敝。形容说话太多,费尽唇舌。 |
| 唇不离腮 | 比喻关系亲近,经常待在一起。 |
| 唇齿相须 | 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
| 唇齿相依 | 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
| 唇齿之邦 |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
第二个字是齿的成语31条
| 切齿腐心 | 切齿:咬紧牙齿;腐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 |
| 白齿青眉 | 指青少年时期。 |
| 不齿于人 | 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
| 唇齿相须 | 犹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
| 唇齿相依 | 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1084条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第四个字是邦的成语15条
| 唇齿之邦 |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 多难兴邦 | 邦:国家。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强盛起来。 |
| 父母之邦 | 指祖国。 |
| 怀宝迷邦 | 怀宝:具有才德;迷邦:让国家迷乱。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
第一个字是邦的成语2条
| 邦国殄瘁 |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 邦以民为本 | 古代儒家民本思想的一种反映,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 |
第一个字发音是bang的成语17条
| 邦国殄瘁 | 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 帮狗吃食 | 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
| 榜上无名 | 张贴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 |
| 蚌病成珠 |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
| 傍观冷眼 | 傍:通“旁”。用冷眼或冷淡的态度在一旁瞧着。 |
| 棒打鸳鸯 | 用木棒打散一双鸳鸯。比喻拆散恩爱的夫妻或情侣。 |
| 仿徨失措 | 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71596425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