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严谊正
| 拼音 | cí yán yì zhèng | 
| 释义 | 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 出处 |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蕃武忠君爱国,辞严谊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机,其失在于疏尔。”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辞的成语15条
| 辞不达义 | 指说话写文章不能确切地表达意思。 | 
| 辞不达意 | 辞:言辞;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 
| 辞不获命 | 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 
| 辞多受少 | 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 
| 辞富居贫 | 辞:推辞,推却。原指拒绝厚禄,只受薄俸。现形容抛弃优厚待遇,甘于清贫的生活。 | 
第二个字是严的成语10条
| 词严义密 | 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 
| 词严义正 |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 
| 辞严气正 | 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 辞严义正 |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 辞严谊正 | 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第三个字是谊的成语2条
| 辞严谊正 | 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 
| 情投谊合 | 双方感情和心意都很投合。 | 
第四个字是正的成语41条
| 拨乱反正 |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 不当不正 | 不: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 
| 黜邪崇正 | 斥退奸邪,崇尚正直。 | 
| 词严义正 |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 
| 词言义正 | 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 
第一个字是正的成语47条
| 正本澄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 正本清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 正大光明 | 心怀坦荡,言行正派。 | 
| 正大堂皇 | 犹言堂堂正正。同“正大堂煌”。 | 
| 正大堂煌 | 犹言堂堂正正。亦作“正大堂皇”。 | 
| 正儿巴经 |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 | 
| 正法眼藏 | 佛教语。禅宗用来指全体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谓眼,包含万有谓藏。相传释迦牟尼以正法眼藏付与大弟子迦叶,是为禅宗初祖,为佛教以“心传心”授法的开始。亦借 | 
| 正法直度 |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 
| 正冠李下 | 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 正冠纳履 |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第一个字发音是zheng的成语111条
| 争长竞短 | 计较细小出入;争竞谁上谁下。 | 
| 征敛无度 | 征:征收。敛:聚。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亦作“征敛无期”。 | 
| 峥嵘岁月 | 峥嵘: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 
| 狰狞面目 | 形容凶恶的相貌。 | 
| 铮铮佼佼 | 形容出类拔萃,不同一般。 | 
| 蒸沙成饭 | 要把沙子蒸成饭。比喻事情不可能成功。 | 
| 拯溺扶危 | 拯:救。溺:落水者。危:危难。救助落水者,扶持危难中的人或国家。亦作“拯危扶溺”、“拯危济困”。 | 
| 整本大套 | 指有计划、有条理、全面。 | 
| 正本澄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 
| 证龟成鳖 | 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 
| 郑人买履 |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 
| 政以贿成 | 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723484321.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