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持手板
| 拼音 | dào chí shǒu bǎn | 
| 释义 | 古代官员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惊惶失态。同“倒执手版”。  | 
| 出处 | 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待得新亭,倒持手板,何似抽还政事堂。”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动宾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倒的成语33条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 倒背如流 |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 
| 倒绷孩儿 | 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 
| 倒持泰阿 |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 倒打一耙 | 《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 
第二个字是持的成语11条
| 把持不定 | 没有明确的主见,游移反复。 | 
| 倒持泰阿 |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 倒持干戈 | 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 
| 倒持戈矛 | 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 
| 倒持手板 | 古代官员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惊惶失态。同“倒执手版”。 | 
第三个字是手的成语33条
| 别出手眼 |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 
| 别具手眼 | 指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手法。 | 
| 不龟手药 | ①使手不冻裂的药。②比喻微才薄技。 | 
| 不择手段 | 择:选择。指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 | 
| 倒持手板 | 古代官员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惊惶失态。同“倒执手版”。 | 
第四个字是板的成语9条
| 倒持手板 | 古代官员持手板以朝。倒持手板,指惊惶失态。同“倒执手版”。 | 
| 过桥抽板 | 比喻目的达到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 
| 后台老板 | 戏班子的老板。指背后操纵、支持的人或集团。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铜琶铁板 | 铜琶、铁板:两种伴奏乐器。用铜琵琶、铁绰板伴唱。形容气慨豪迈,音调高亢的文辞。 | 
第一个字是板的成语3条
| 板板六十四 |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 
| 板上钉钉 | 在石板上钉上铁钉。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 板上砸钉 | 比喻事情已定,不容变更或说话算数。 | 
第一个字发音是ban的成语81条
| 班班可考 | 班班:明显的样子。指事情源流始末清清楚楚,可以考证。 | 
| 斑驳陆离 | 斑驳:色彩杂乱;陆离: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 | 
| 搬唇递舌 | 挑拔是非。 | 
| 阪上走丸 | 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 
| 板板六十四 | 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 
| 版版六十四 | 版:宋代铸钱的模型。每块铸版都是铸出六十四文钱。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 
| 半半拉拉 | 不完整或未全部完成的。 | 
| 伴食宰相 |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868285057.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