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物博
| 拼音 | dì dà wù bó | 
| 释义 |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 
| 出处 | 唐·韩愈《平淮西碑》:“地大物博,蘖牙其间。” | 
| 示例 | 又因江南~,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 | 
| 年代 | 近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大中华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地的成语30条
| 地北天南 | 指四处,到处。 | 
| 地崩山摧 | 土地崩裂,山岭倒塌。多形容巨大变故。 | 
| 地坼天崩 | 坼:开裂;崩:倒塌。地裂开,天崩塌。原指地震,后多比喻重大变故。 |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 地丑力敌 | 指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 
第二个字是大的成语78条
| 胆大心粗 | 做事胆子在,但心粗。考虑不周全。 | 
| 笔大如椽 |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 
| 博大精深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 才大难用 | 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同“材大难用”。 | 
| 才大如海 | 多用来称誉对方的才学渊博。 | 
第三个字是物的成语16条
| 民安物阜 |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 杯中物 |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 
| 超然物外 | 超:高超脱俗;物外:世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 
| 民康物阜 |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 
| 地大物博 |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 
第四个字是博的成语4条
| 地大物博 | 博:丰富。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 
| 仁言利博 | 博:多,广。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 
| 汪洋浩博 | 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 
| 学识渊博 | 指学识深而且广。 | 
第一个字是博的成语28条
| 博采众长 | 博采: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 博采众议 | 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 
| 博大精深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 
| 博而不精 |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 
| 博而寡要 |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 博古通今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 博览古今 |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通晓古今学识。形容学问渊博。 | 
| 博览群书 |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 博览五车 | 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 
| 博洽多闻 | 洽:广博;闻:见闻。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第一个字发音是bo的成语96条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 波波碌碌 | 奔走忙碌的样子。 | 
| 剥床及肤 | 剥:六十四卦之一,坤下艮上,意即剥落、烂;及:到。原指损害及于肌肤。后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 
| 播穅眯目 | 散布糠屑以迷人目。比喻被外物蒙蔽而迷失方向。 | 
| 伯道无儿 |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 勃然变色 | 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 
| 博采众长 | 博采:广泛搜集采纳。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 渤澥桑田 | 渤澥,渤海的古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犹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 
| 搏牛之虻 |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 踣地呼天 | 犹言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 
| 薄唇轻言 | 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 
| 跛鳖千里 |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 簸土扬沙 | 指虚张声势。 | 
| 擘两分星 |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星,秤杆上标记斤两的小点子。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90305535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