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则诵
| 拼音 | ěr wén zé sòng |
| 释义 |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 出处 | 《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好 |
| 结构 | 连动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过目成诵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耳的成语61条
| 耳报神 | 指暗中通风报信的人。 |
| 耳顺之年 | 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
| 耳边风 | 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
| 耳鬓斯磨 | 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
| 耳鬓厮磨 | 鬓:鬓发;厮:互相;磨:擦。耳与鬓发互相摩擦。形容相处亲密。 |
第二个字是闻的成语51条
| 腥闻在上 |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
| 百闻不如一见 |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
| 兵闻拙速 | 指用兵打仗当求速胜而不计战法的巧拙。 |
| 博闻辩言 | 博:多。闻:传闻。辩言:巧言。形容道听途说,似是而非的言论。 |
| 博闻多识 | 博:广博;闻:见闻;识:学识。知识丰富,见闻广博。 |
第三个字是则的成语35条
| 兵强则灭 | 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
| 剥极则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 不进则退 | 不前进就要后退。 |
| 不平则鸣 |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
| 大杖则走 |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
第四个字是诵的成语8条
| 触目成诵 |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
| 耳闻则诵 |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
| 过目成诵 | 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
| 家传户诵 |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
| 家传人诵 | 家家户户传习诵读。 |
第一个字发音是song的成语41条
| 松柏寒盟 | 比喻患难之交。 |
| 崧生岳降 | 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
| 嵩生岳降 |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 |
| 耸膊成山 | 肩膀耸起成了一个“山”字。形容人耸肩缩颈的相貌。也形容人体瘦削的样子。 |
| 宋才潘面 | 宋玉的才华,潘岳的容貌。比喻才华出众,仪容俊美。 |
| 送抱推襟 | 真诚相待的意思。 |
| 颂德歌功 | 颂扬恩德,赞美功绩。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925426383.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