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
| 拼音 | gǔ xī zhī nián |
| 释义 |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
| 出处 | 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 示例 | 七十~是人生难得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70岁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古的成语15条
| 古道热肠 | 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热肠:热心肠。指待人真诚、热情。 |
| 古调不弹 | 古调:古代的曲调。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 古调单弹 | 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
| 古肥今瘠 |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
| 古今中外 | 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
第二个字是稀的成语3条
| 古稀之年 |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
| 鸿稀鳞绝 | 比喻音信极少。 |
| 物稀为贵 |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同“物以稀为贵”。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1084条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第四个字是年的成语59条
| 哀感中年 |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
| 摽梅之年 | 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
| 不惑之年 |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 惨绿少年 | 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
| 长安少年 | 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
第一个字是年的成语23条
| 年登花甲 | 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
| 年复一年 | 一年又一年。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 |
| 年富力强 |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
| 年该月值 | 指命中注定的时辰。 |
| 年高德劭 | 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
| 年高德卲 | 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
| 年高德勋 | 年纪大而有德行。 |
| 年高望重 | 年纪大,声望高。 |
| 年谷不登 | 年谷:一年收获的谷物;登:成熟,完成。指年成很差,荒年。 |
| 年华垂暮 | 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
第一个字发音是nian的成语48条
| 拈断髭须 | 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 |
| 年登花甲 | 花甲:用干支纪年,指六十岁。年纪已到六十岁。 |
| 鲇鱼上竿 | 比喻上升艰难。同“鲇鱼上竹竿”。 |
| 黏吝缴绕 | 指胶着在一起,纠缠不休。 |
| 念念不忘 | 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
| 粘花惹草 | 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396580851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