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若惊龙
| 拼音 | jiǎo ruò jīng lóng | 
| 释义 | 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 
| 出处 | 《晋书·王羲之传》:“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补充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矫的成语22条
| 矫国革俗 |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 
| 矫国更俗 |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 | 
| 矫矫不群 | 矫矫:翘然出众的样子;群:与众不同。形容高超出众,不同一般。 | 
| 矫情干誉 | 故违常情,以求美誉。 | 
| 矫情饰貌 | 矫情:掩饰实情。掩饰实情,故作姿态。亦作“矫情饰行”。 | 
第二个字是若的成语72条
| 安若泰山 | 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 
| 傍若无人 | 好象旁边没有人在。形容神情态度高傲自如。 | 
| 背若芒刺 | 犹言芒刺在背。 | 
| 辨若悬河 |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 
| 炳若观火 |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 
第三个字是惊的成语22条
| 一鸣惊人 |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 妙语惊人 | 妙语:有深意或动听的语言。绝妙动听的语言令人吃惊。 | 
| 怵目惊心 |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 
| 触目惊心 | 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 
| 打草惊蛇 |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 
第四个字是龙的成语39条
| 叶公好龙 |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 
| 禅世雕龙 | 指文章世代相传。 | 
| 车水马龙 |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 
| 打凤捞龙 |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 
| 打凤牢龙 | 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 
第一个字是龙的成语125条
| 龙游曲沼 | 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 
| 龙驰虎骤 | 指群雄逐鹿。 | 
| 龙雏凤种 | 指帝王后裔。 | 
| 龙德在田 | 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 
| 龙雕凤咀 | 比喻辞藻之美。 | 
| 龙断可登 | 指可经营得利。龙,通“垄”。 | 
| 龙断之登 | 指谋利求财。龙,通“垄”。 | 
| 龙蹲虎踞 | 犹言龙盘虎踞。好像盘绕的龙,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 
| 龙多乃旱 | 比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 
| 龙幡虎纛 | 指将帅之旗。 | 
第一个字发音是long的成语134条
| 祲威盛容 | 庄重的声威和盛大的仪容。 | 
| 龙游曲沼 | 传说龙耀五彩,所以以游龙为喻。沼:池子。 | 
| 笼鸟池鱼 | 关在笼里的鸟,养在池中的鱼。比喻受困失去自由的人。 |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並不了解其中真义。 | 
| 隆刑峻法 | 指刑法重而严。 | 
| 陇头音信 | 指寄往或来自远方的书信。 | 
| 挦章撦句 | 犹寻章摘句。搜求、摘取片断辞句。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0040811411.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