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结巴巴
| 拼音 | jiē jiē bā bā | 
| 释义 | 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 
| 出处 | 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 
| 示例 | |
| 年代 | 近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结的成语8条
| 结不解缘 | 缘:缘分。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 
| 结草衔环 | 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 
| 结党营私 | 党:集团;营:谋求。坏人集结在一起,谋求私利,专干坏事。 | 
| 结发夫妻 | 结发:束发,意即年轻时。年轻时结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 | 
| 结舌杜口 |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子,动弹不得。杜:堵塞。保持缄默,闭口不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说话。 | 
第二个字是结的成语8条
| 百结愁肠 | 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 | 
| 百结悬鹑 | 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 
| 根结盘固 | 比喻关系错综牢固。 | 
| 根结盘据 | 形容基础牢固,势力强大。盘,通“磐”。 | 
| 广结良缘 | 多做善事,以得到众人的赞赏。 | 
第三个字是巴的成语12条
| 吃哑巴亏 | 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损吃亏,不敢声张或无法申诉,只好自认吃亏。 | 
| 东野巴人 |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 
| 结结巴巴 | 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 
| 老实巴交 |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 
| 前不巴村,后不巴店 | 指走远道处在无处落脚的境地。也比喻处境尴尬或生活无依靠。 | 
第四个字是巴的成语3条
| 狐狸尾巴 | 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 
| 鸡烂嘴巴硬 | 比喻自知理亏,还要强辩。 | 
| 结结巴巴 | 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 
第一个字是巴的成语14条
| 巴巴急急 | 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 
| 巴巴劫劫 |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 
| 巴巴结结 | ①勉强,凑合。②勤恳;辛劳。③形容说话不流利。 | 
| 巴高望上 |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 
| 巴高枝儿 | 比喻高攀。 | 
| 巴前算后 | 思前想后,反复考虑。 | 
| 巴人下里 |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 
| 巴三览四 | 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 
| 巴三揽四 | 形容说话东拉西扯。 | 
| 巴山度岭 | 指爬山越岭。 | 
第一个字发音是ba的成语114条
| 八百孤寒 |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 
| 巴巴急急 | 指勉强,凑合。同“巴巴结结”。 | 
| 扒高踩低 | 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 
| 拔葵去织 | 比喻做官的不与人民争利。 | 
| 跋胡疐尾 | 比喻进退两难。 | 
| 把臂入林 | 把:指挽着;林:山林。互挽手臂,表示亲热。旧指相偕归隐。 | 
| 罢黜百家 | 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 
| 霸道横行 | 犹言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0054111549.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