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民于水火
| 拼音 |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
| 释义 | 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
| 出处 | 《孟子·滕文公下》:“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补充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救的成语30条
| 救焚投薪 | 焚:火灾;薪:柴草。投进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 救焚益薪 | 焚:火灾;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 |
| 救焚拯溺 | 焚:火灾;溺:水灾。救人于水火之中。形容紧急救助陷于困境中的人。 |
| 救过不给 | 犹救过不赡。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
| 救过不赡 | 补救过失都来不及。 |
第二个字是民的成语34条
| 爱民如子 | 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 |
| 安民告示 | 安定人心的布告。现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
| 病民蛊国 | 病:损坏,祸害;蛊:相传为人工培养的毒虫,引伸为毒害。害人民、害国家。 |
| 病民害国 | 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 |
| 残民害理 | 残害百姓,违背天理。形容反动统治者所作所为的残忍不义。 |
第三个字是于的成语84条
| 冰寒于水 | 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 不安于室 |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 不安于位 | 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
| 不齿于人 | 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指被人看不起。 |
| 不绝于耳 |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第四个字是水的成语104条
| 跋山涉水 |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
| 白山黑水 |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
| 巴山蜀水 | 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
| 悲歌易水 | 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
| 冰寒于水 | 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第一个字是火的成语30条
| 火耕流种 | 古代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引水播种。犹言火耕水耨。 |
| 火耕水耨 | 耨:除草。用火来耕种,用水来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
| 火耕水种 |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
| 火光烛天 |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
| 火海刀山 | 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 |
| 火急火燎 | 犹火烧火燎。 |
| 火尽灰冷 | 比喻权势消失。 |
| 火尽薪传 | 火虽烧完,柴却留传下来。比喻思想、学术、技艺等世代相传。 |
| 火龙黼黻 | 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彩,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 |
| 火冒三尺 | 形容愤怒到极点。同“火冒三丈”。 |
第一个字发音是huo的成语98条
| 豁达大度 |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
| 活灵活现 | 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
| 火耕流种 | 古代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引水播种。犹言火耕水耨。 |
| 货而不售 | 想卖却卖不出去。货:卖。 |
| 获隽公车 | 汉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的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倚:倚靠;伏:隐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
| 惑世盗名 | 犹欺世盗名。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
| 霍然而愈 | 霍然:很快的样子。很快病就好了。 |
| 蠖屈不伸 | 像尺蠖一样弯曲而不能伸展。比喻人不得志。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013861243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