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鼎抃牛
| 拼音 | gāng dǐng biàn niú |
| 释义 |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扛的成语2条
| 扛鼎拔山 |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 扛鼎抃牛 |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拉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第二个字是鼎的成语23条
| 尝鼎一脔 |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 |
| 鼎鼎大名 | 形容名气很大。 |
| 鼎鼎有名 |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
| 禁鼎一脔 | 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
| 九鼎大吕 | 九鼎:古传说,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是夏商周三代的传国之宝;大吕:周庙大钟。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
第三个字是叧的成语2条
| 扛鼎抃牛 | 扛鼎:把鼎举起来。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拉开。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
| 喜跃抃舞 | 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
第四个字是牛的成语22条
| 版筑饭牛 |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后以之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
| 充栋汗牛 | 指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 |
| 喘月吴牛 |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襟裾马牛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
第一个字是牛的成语36条
| 牛不喝水强按头 |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
| 牛刀割鸡 |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 |
| 牛鼎烹鸡 |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
| 牛高马大 |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
| 牛鬼蛇神 |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
| 牛黄狗宝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 牛骥共牢 | 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
| 牛骥同槽 | 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同“牛骥同皂”。 |
| 牛骥同皁 | 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亦作“牛骥同槽”。 |
第一个字发音是niu的成语44条
| 牛不喝水强按头 |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
| 忸怩不安 | 忸怩:羞惭的样子。不好意思。心里慌乱。 |
| 扭亏增盈 | 扭转亏损,增加盈利。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017341281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