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塞顿开
| 拼音 | máo sè dùn kāi | 
| 释义 |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主谓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恍然大悟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茅的成语5条
| 茅茨土阶 | 茨:用茅草、芦苇盖的屋顶;阶:台阶。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 
| 茅庐三顾 |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 
| 茅塞顿开 |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 
| 茅室蓬户 | 茅:茅草;蓬:飞蓬,草名。茅草房子。形容住房极其简陋。 | 
| 茅屋采椽 | 指住宿简陋。 | 
第二个字是塞的成语6条
| 闭塞眼睛捉麻雀 | 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 |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比喻只有破除旧的、错误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确的东西。 | 
|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 指对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学说就不能推行。现比喻不破除旧的、坏的东西,新的、好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 | 
| 茅塞顿开 | 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 
| 下塞上聋 | 塞:堵塞不通。聋:耳朵的听觉失灵。下边堵塞不通,上边听觉失灵。比喻真实情况不能上传下达。 | 
第三个字是顿的成语15条
| 沉郁顿挫 | 郁:低沉郁积。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籍,语势有停顿转折。 | 
| 捶胸顿脚 | 表示极为悲伤或悲愤。 | 
| 捶胸顿足 | 捶:敲打;顿:跺。敲胸口,跺双脚。形容非常懊丧,或非常悲痛。 | 
| 搓手顿脚 | 形容焦急不耐烦的样子。 | 
| 搓手顿足 | 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 | 
第四个字是开的成语19条
| 八字打开 | 象“八”字那样,撇、捺向两边分开。原意是放着正路不走,却走歪门邪道。也形容门路很宽。 | 
| 诚至金开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 妙想天开 | 形容想法奇特、乖谬。 | 
| 春暖花开 |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 
| 涣尔冰开 | 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 
第一个字是开的成语52条
| 开诚布公 |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 开诚相见 |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 
| 开弓不放箭 | 比喻故意做出一种要行动的姿态。 | 
| 开国承家 | 指建立邦国,继承封邑。 | 
| 开国功臣 |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 
| 开国元老 | 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 
| 开国元勋 |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 
| 开合自如 | 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和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 | 
| 开花结果 | 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现比喻工作有进展,并取得了成果。 | 
| 开花结实 | 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同“开华结果”。 | 
第一个字发音是kai的成语56条
| 开诚布公 |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 
| 慨当以慷 | 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 | 
| 岂弟君子 | 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036111500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