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颠没倒
| 拼音 | méi diān méi dǎo | 
| 释义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 出处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对官司不分个真假,辨个清浊。” | 
| 示例 | 老的小的,村的俏的,~,胜似闹元宵。★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没的成语36条
| 没查没利 | 指言语不实。 |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 没而不朽 | 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 
| 没法没天 | 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 没法奈何 | 指没有办法,无计可施。 | 
第二个字是颠的成语9条
| 颠颠倒倒 | ①指神思迷糊错乱。②指事情不顺或言行无条理,不可置信。 | 
| 扶颠持危 | 颠:倒,倾倒;持:握,把握。指能够挽回颠危的局面。 | 
| 狗颠屁股 | 狗在主人面前摇尾乞怜。形容对人逢迎献媚的丑态。 | 
| 魂颠梦倒 | 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 
| 鸾颠凤倒 | 指男女欢合。 | 
第三个字是没的成语24条
| 八字没见一撇 |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 
| 八字没一撇 |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 槁项没齿 | 颈枯齿落。年老貌。 | 
| 没查没利 | 指言语不实。 | 
| 没颠没倒 |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 | 
第四个字是倒的成语32条
| 阿平绝倒 |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 
| 白黑颠倒 | 颠倒:错乱。指白黑不分、是非颠倒。 | 
| 冰山易倒 | 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 
| 不识起倒 | 指不知好歹;不识时务。 | 
| 不知颠倒 | 犹言不明事理。 | 
第一个字是倒的成语33条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 倒背如流 | 背:背诵。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 
| 倒绷孩儿 | 绷:包扎。接生婆把初生婴儿裹倒了。比喻一向做惯了的事因一时疏忽而弄错了。 | 
| 倒持泰阿 | 泰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 
| 倒打一耙 | 《西游记》故事:猪八戒以钉耙为武器,常用回身倒打一耙的绝技战胜对手。自己做错了,不仅拒绝别人的指摘,反而指摘对方。 | 
| 倒打一瓦 | 犹言倒打一耙。 | 
| 倒果为因 | 果:结果;因:原因。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 倒屣相迎 |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 
| 倒行逆施 | 原指做事违反常理,不择手段。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 | 
第一个字发音是dao的成语147条
| 刀耕火耨 | 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 
| 导以取保 | 劝诱犯人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 | 
| 岛瘦郊寒 | 岛、郊:指唐代诗人贾岛和孟郊。贾岛、孟郊的诗中多凄苦哀婉之词,故以此指他们的诗歌和风格。亦形容与贾孟相类似诗文的风格与意 |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 | 
| 捣虚批吭 | 乘虚攻击敌人要害。同“批亢捣虚”。 | 
| 蹈常习故 | 指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 | 
| 悼心失图 | 悼:悲伤;图:谋划。因悲痛而失去了主张。 | 
| 盗铃掩耳 |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同“盗钟掩耳”。 | 
| 道合志同 | 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036281502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