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犯
| 拼音 | míng zhī gù fàn | 
| 释义 | 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犯。  | 
| 出处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问:‘一切含灵具有佛性,既有佛性,为甚么却撞入驴胎马腹?’师曰:‘知而故犯。’” | 
| 示例 | 此物既与人无益,如何令尊伯伯却又栽这许多?岂非~么?★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一回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紧缩式 | 
| 词性 | 贬义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法官坐班房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明的成语72条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车柴草。比喻只看到小处,看不到大处。 | 
| 明白了当 |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 
| 明辨是非 | 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 
| 明查暗访 | 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 | 
| 明察暗访 | 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指用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 
第二个字是知的成语73条
| 不知不觉 | 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 
| 不知颠倒 | 犹言不明事理。 | 
| 不知丁董 | 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 不知薡蕫 | 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 
| 不知端倪 | 端倪:头绪。不知头绪。 | 
第三个字是故的成语20条
| 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 不忘故旧 | 故旧:旧交、旧友。不忘记老朋友。 | 
| 不主故常 | 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 
| 戴笠故交 | 指贫贱之交。 | 
| 奉行故事 | 奉行:遵照办理;故事:老规矩、老章程。按照老规矩办事。 | 
第四个字是犯的成语15条
| 东窗事犯 | 比喻阴谋已败露。同“东窗事发”。 | 
| 毫毛不犯 | 指丝毫不侵占。 | 
| 河水不犯井水 | 比喻互不干犯。 | 
| 江水不犯河水 | 比喻彼此互不相干,没有关系。 | 
| 井水不犯河水 | 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 
第一个字是犯的成语6条
| 犯而不校 |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 
| 犯而勿校 |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同“犯而不校”。 | 
| 犯上作乱 | 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 
| 犯言直谏 | 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 | 
| 犯颜极谏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威严;极谏:以直言规劝(常用下对上)。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 | 
| 犯颜苦谏 |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 
第一个字发音是fan的成语149条
| 番窠倒臼 | 形容打破现成的格式。 | 
| 幡然改途 | 幡:通“翻”;幡然:很快而彻底;途:途径。指迅速地完全改变原来的道路。 | 
| 翻肠搅肚 | 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 
| 凡才浅识 | 才能平庸,识见肤浅。 | 
| 烦文缛礼 | 繁琐而不必要的礼节。 | 
| 燔书阬儒 | 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 
| 繁花似锦 | 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 
| 反败为胜 |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 
| 返本朝元 | 犹言返本还源。 | 
| 犯而不校 |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 
| 泛泛而谈 | 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 
| 饭坑酒囊 | 比喻只会吃喝不会做事的人。 | 
| 范水模山 | 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 
| 贩夫贩妇 | 旧称小商小贩。 | 
| 梵册贝叶 | 指佛经,佛经原本多用梵文写在贝多罗树叶上。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55961571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