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玉曳履
| 拼音 | míng yù yè lǚ | 
| 释义 | 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 
| 出处 |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鸣的成语18条
| 鸣凤朝阳 |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 
| 鸣鼓而攻 |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 
| 鸣鼓而攻之 |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 
| 鸣鹤之应 | 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 
| 鸣金收兵 | 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 
第二个字是玉的成语56条
| 白玉微瑕 | 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 
| 白玉无瑕 | 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 
| 抱玉握珠 |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 
| 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 盗玉窃钩 | 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 
第三个字是曳的成语6条
| 履丝曳缟 | 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 
| 鸣玉曳履 | 佩玉饰曳丝履。指获高官厚禄。 | 
| 鸣玉曳组 | 佩玉饰曳印组。指任高官。 | 
| 弃甲曳兵 | 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 
| 纡金曳紫 | 佩带金印紫绶。指身居高位。 | 
第四个字是履的成语19条
| 不衫不履 | 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长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边幅的样子。 | 
| 分香卖履 | 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 | 
| 冠袍带履 |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 黄冠草履 |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同“黄冠草服”。 | 
| 截趾适履 | 脚大鞋小,切断脚趾去适应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强凑合或无原则的迁就。 | 
第一个字是履的成语16条
| 履薄临深 | 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 履穿踵决 | 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 | 
| 履机乘变 | 犹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 
| 履仁蹈义 |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 
| 履霜坚冰 | 履:踩,踏。踩着霜,就想到结冰的日子就要到来。比喻看到事物的苗头,就对它的发展有所警戒。 | 
| 履霜之戒 | 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来。比喻看到眼前的迹象而对未来提高警惕。 | 
| 履霜知冰 | 比喻见事物的征兆可预知其严重后果。 | 
| 履丝曳缟 | 穿丝履,着缟衣。形容奢侈。 | 
| 履汤蹈火 | 身入汤火。比喻处苦难之境。 | 
| 履舄交错 | 履舄:泛指鞋子。鞋子杂乱地放在一起。形容宾客很多。 | 
第一个字发音是lv的成语54条
| 驴唇不对马嘴 |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 
| 闾阎安堵 | 指平民安居。 | 
| 吕武操莽 | 吕雉、武则天、曹操、王莽的合称。旧时都被认为是以阴谋手段篡夺君位的野心家。因以之指窃取政权的国贼。 | 
| 旅进旅退 | 旅:共,同。与众人一起进退。形容跟着大家走,自己没有什么主张。 | 
| 屡变星霜 | 星霜:星辰运转,一年循环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表示岁月更换。 | 
| 履薄临深 | 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 绿暗红稀 | 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563115734.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