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钟列鼎
| 拼音 | míng zhōng liè dǐng | 
| 释义 | 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 出处 |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 
| 示例 | 丰屋华榱,顾蓬蒿而徙眷;~,想藜藿而移交。★唐·王绩《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鸣的成语18条
| 鸣凤朝阳 | 正直敢言的贤士。比喻贤臣遇明君。 | 
| 鸣鼓而攻 | 比喻宣布罪状,加以遣责或讨伐。 | 
| 鸣鼓而攻之 | 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 
| 鸣鹤之应 | 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 
| 鸣金收兵 | 用敲锣等发出信号撤兵回营。比喻战斗暂时结束。 | 
第二个字是钟的成语15条
| 朝钟暮鼓 |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 | 
| 晨钟暮鼓 | 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 
| 盗钟掩耳 | 盗:盗窃;钟:古代一种乐器。偷钟时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欺欺人。 | 
| 黄钟大吕 | 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 
| 黄钟毁弃 | 黄钟:黄铜铸的钟,我国古代音乐有十二律,阴阳各六,黄钟为阳六律的第一律;毁:毁坏;弃:抛弃。比喻贤人遭受摈斥。 | 
第三个字是列的成语6条
| 分茅列土 |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 
| 列祖列宗 | 指历代祖先。 | 
| 鸣钟列鼎 | 钟,打击乐器,泛指一般乐器;鼎,盛物食器。谓用食时身边响着乐器,眼前列着鼎器。后形容古代贵族高官生活的豪奢。 | 
| 铺锦列绣 | 铺:铺陈;列:陈列;锦、绣:原指精致华丽的丝绣品,比喻华丽的词藻。形容文章充满华丽的词藻。 | 
| 重裀列鼎 | 喻指生活富贵,位居高官。 | 
第四个字是鼎的成语16条
| 拔山举鼎 |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 
| 拔山扛鼎 |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 大名鼎鼎 | 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 
| 负衡据鼎 | 指身居高位,肩负重任。 | 
| 击钟陈鼎 | 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 
第一个字是鼎的成语24条
| 鼎铛有耳 |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 鼎铛玉石 | 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生活极端奢侈。 | 
| 鼎成龙去 | 指帝王去世。 | 
| 鼎成龙升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 
| 鼎鼎大名 | 形容名气很大。 | 
| 鼎鼎有名 |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 
| 鼎分三足 |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鼎足三分”。 | 
| 鼎湖龙去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 
| 鼎镬刀锯 | 鼎:古代烹用的青铜器物。镬:大锅。鼎镬:是古代的酷刑刑具,用以把人煮死。指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引用指称最残酷的刑罚。 | 
| 鼎镬如饴 | 饴:麦芽糖,糖浆。受酷刑像吃糖一样。形容无所畏惧,视死如归。 | 
第一个字发音是ding的成语45条
| 丁公凿井 | 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 
| 钉头磷磷 | 建筑物上一颗颗的钉头光彩耀眼。 | 
| 顶礼膜拜 |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 
| 鼎铛有耳 |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563615737.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