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猴而冠
| 拼音 | mù hóu ér guàn | 
| 释义 |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 
| 出处 |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贬义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最新的时装表演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沐的成语9条
| 沐猴而冠 |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 
| 沐猴衣冠 |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 
| 沐露梳风 | 指受风露轻拂、浸润。 | 
| 沐露沾霜 | 形容饱经霜露辛苦。 | 
| 沐仁浴义 | 指受仁义的熏陶。 | 
第二个字是猴的成语4条
| 猕猴骑土牛 | 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 
| 沐猴而冠 |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 
| 沐猴衣冠 |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 
| 猿猴取月 | 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330条
| 见机而行 | 见机:看时机,看情况。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 
| 竭泽而渔 | 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 
| 倾耳而听 |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 
| 投传而去 | 传:符信。指弃官而去。 | 
| 爱博而情不专 |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 
第四个字是冠的成语25条
| 白面儒冠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 
| 褒衣危冠 |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 
| 暴衣露冠 |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暴,晒。 | 
| 被发缨冠 | 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 
| 遁迹黄冠 | 指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第一个字是冠的成语11条
| 冠屦倒施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 冠山戴粒 |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 
| 冠盖如云 |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形容官吏到的很多。 | 
| 冠盖相望 |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 冠冕堂皇 | 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 
| 冠袍带履 |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 冠上加冠 | 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 
第一个字发音是guan的成语90条
| 关怀备至 | 关心得无微不至。 | 
| 观场矮人 | 指见识浅鄙者。 | 
| 官报私仇 | 官:公事。借助公事以泄私愤。 | 
| 冠屦倒施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同“冠履倒易”。 | 
| 鳏寡孤独 | 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 
| 管鲍分金 | 管:管仲;鲍:鲍叔牙,战国时齐国的名相;金:钱财。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 | 
| 贯穿今古 | 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 
| 灌夫骂坐 | 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 | 
| 纶巾羽扇 | 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565015744.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