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外攘
| 拼音 | nèi xiū wài rǎng |
| 释义 |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
| 出处 |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内的成语13条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内省不疚 |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
| 内查外调 | 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
| 内峻外和 | 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
| 内柔外刚 |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
第二个字是修的成语10条
| 不修边幅 | 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
| 不修小节 |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
|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 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
|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
|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
第三个字是外的成语16条
| 敌国外患 | 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
| 里出外进 | 形容不平整、不整齐。 |
| 里勾外连 | 内外勾结,串通一气。 |
| 里通外国 | 暗中勾结外国,阴谋叛国。 |
| 里应外合 |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
第四个字是攘的成语7条
| 兵戈扰攘 | 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
| 纷纷攘攘 | 纷纷:众多;攘攘:杂乱的样子。众多且杂乱。形容人群杂乱。 |
| 貊乡鼠攘 | 旧指民风浇薄、宵小横行的地区。 |
| 内修外攘 |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
| 七捞八攘 |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
第一个字是攘的成语9条
| 攘臂一呼 | 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
| 攘肌及骨 | 比喻侵及腹地。 |
| 攘来熙往 |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
| 攘袂引领 | 揎袖捋臂,伸长头颈。形容激奋盼望貌。 |
| 攘权夺利 | 犹言争权夺利。争夺权力和利益。 |
| 攘攘熙熙 | 喧嚷纷杂的样子。 |
| 攘人之美 | 攘:窃取、夺取。夺取别人的好处。形容窃取他人的利益和好处。 |
| 攘外安内 |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 攘往熙来 |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
第一个字发音是rang的成语15条
| 穰穰满家 |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
| 攘臂一呼 | 攘:挥动。挥动手臂呼喊(多用在号召)。 |
|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 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598315918.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