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古不化
| 拼音 | nì gǔ bù huà |
| 释义 | 泥:拘泥,固执。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
| 出处 | 《宋史·刘几传》:“儒者泥古,致详于形名度数间,而不知清浊轻重之用。” |
| 示例 | 故对近代军旅之事,亦深有研究,非一般徒卖弄《孙子兵法》、~者可比。★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贬义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泥的成语19条
| 泥车瓦马 | 比喻没有实际用处的东西。 |
| 泥船渡河 |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
| 泥多佛大 |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
| 泥金万点 | 指菊花名。 |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
第二个字是古的成语94条
| 变古乱常 | 更改或打乱祖宗常法。 |
| 变古易常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准则。 |
| 变古易俗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
| 博古通今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 不古不今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第三个字是不的成语1265条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 褐衣不完 |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
| 皇皇不可终日 |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
| 迷而不返 |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 |
| 内省不疚 |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
第四个字是化的成语31条
| 千变万化 | 形容变化极多。 |
| 败俗伤化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 出神入化 |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
| 梗顽不化 | 指十分顽固,无法感化。 |
| 九变十化 | 指变化多端。 |
第一个字是化的成语18条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 |
| 化腐成奇 | 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 |
| 化腐为奇 | 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同“化腐成奇”。 |
| 化腐朽为神奇 | 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
| 化干戈为玉帛 |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
| 化及豚鱼 |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
| 化零为整 | 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
| 化民成俗 |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
| 化民易俗 |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
| 化日光天 | ①指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同“光天化日”。 |
第一个字发音是hua的成语133条
| 花残月缺 |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哗世动俗 |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
| 滑泥扬波 | 指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 |
| 划地为牢 |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
| 画饼充饥 |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 话不投机 | 投机:意见相合。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614016000.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