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襟解带
| 拼音 | pī jīn jiě dài |
| 释义 | 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 |
| 出处 |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披的成语42条
| 披枷带锁 | 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指罪犯套上枷锁等刑具。 |
| 披发入山 | 指离开俗世而隐居。 |
| 披发文身 |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
| 披发缨冠 | 指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 |
| 披发左衽 |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为主。 |
第二个字是襟的成语11条
| 掣襟露肘 | 掣:牵接。接一下衣襟胳膊肘儿就露出来。形容衣服破烂,生活贫困。 |
| 扼襟控咽 | 比喻据守险要之地。 |
| 割襟之盟 | 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
| 披襟解带 | 比喻敞开胸怀,心地坦白。 |
| 前襟后裾 | 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 |
第三个字是解的成语31条
| 浑身解数 | 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权术手腕。 |
| 杯酒解怨 | 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
| 妙语解颐 | 解颐:开颜而笑。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
| 妙语解烦 | 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
| 发蒙解缚 | 发蒙:启发蒙昧;解缚:解除束缚。指启发蒙昧,解除束缚。 |
第四个字是带的成语15条
| 褒衣博带 | 褒、博:形容宽大。着宽袍,系阔带。指古代儒生的装束。 |
| 不断如带 |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
| 不绝如带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带子一样。 |
| 布衣韦带 | 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
| 峨冠博带 | 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
第一个字是带的成语9条
| 带减腰围 | 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
| 带金佩紫 | 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
| 带砺河山 | 带:衣带。砺:磨刀石。河:黄河。山:泰山。黄河如衣带,泰山像磨刀石。这是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旧时表示所封爵位传之久远。含有江山永固之义。 |
| 带砺山河 | 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
| 带牛佩犊 |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
| 带水拖泥 | ①形容泥泞难行。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现多作“拖泥带水”。 |
| 带月披星 | 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
| 带着铃铛去做贼 | 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
| 带罪立功 | 带着罪过建立功劳,以争取减免处罚。 |
第一个字发音是dai的成语55条
| 呆里撒奸 | 形容外表痴呆,内心奸诈。 |
| 代马望北 | 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
| 带减腰围 | 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
| 待贾而沽 | 等待善价出售,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亦作“待价而沽”。 |
| 怠惰因循 | 怠惰:懈怠、懒惰。因循:拖延。形容懒散拖沓。 |
| 殆无孑遗 |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
| 戴发含齿 | 长着头发和牙齿。指人。多用作退一步说,表示也还是人或如果是人。 |
| 骀背鹤发 | 鲐背白发。形容年老高寿。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695016427.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