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七纵
| 拼音 | qī qín qī zòng |
| 释义 |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 出处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
| 示例 | 那敬德鞭无虚举,举无不中。你便要一冲一撞,登时间早将你~。★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诸葛亮捉孟获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七的成语82条
| 七横八竖 | 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
| 七病八倒 | 形容体弱多病。 |
| 七病八痛 | 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 |
| 七步八叉 |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
| 七步成诗 | 称人才思敏捷。 |
第二个字是擒的成语3条
| 不擒二毛 |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
| 七擒七纵 |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 欲擒故纵 | 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
第三个字是七的成语18条
| 昂藏七尺 | 昂藏:登记表雄伟、气度不凡的样子;七尺:七尺高的身躯。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九宗七祖 | 泛指祖宗。 |
| 开门七件事 | 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 |
| 七擒七纵 |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第四个字是纵的成语4条
| 参伍错纵 | 指交互错杂。同“参伍错综”。 |
| 敌不可纵 | 对敌人不能放纵。 |
| 七擒七纵 |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 欲擒故纵 | 擒:捉;纵:放。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 |
第一个字是纵的成语12条
| 纵风止燎 | 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
| 纵横捭阖 | 纵横:合纵连横;捭阖:开合,战国时策士游说的一种方法。指在政治或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分化或拉拢。 |
| 纵横驰骋 | 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 |
| 纵横交错 |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
| 纵横交贯 | 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 纵横开阖 | 指操纵自如。 |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 纵虎出匣 |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同“纵虎出柙”。 |
| 纵虎出柙 | 放虎出笼。比喻放走强有力的敌人,贻患无穷。 |
第一个字发音是zong的成语19条
| 宗庙社稷 | 宗庙:祭祀祖先的场所;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表封建统治者掌握的最高权力。也借指国家。 |
| 综核名实 | 综:综合;核:考核;名:名声;实:实绩。全面考核事物的称说是不是与实际相符。 |
| 总而言之 | 总的说起来。 |
| 纵风止燎 | 用鼓风的方法灭火。比喻本欲消弭其事,却反而助长其声势。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785616911.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