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足
| 拼音 | qiān lǐ zhī zú | 
| 释义 | 原指千里马。后也用以比喻英俊的人才。  | 
| 出处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使骥不得伯乐,安得千里之足。造父亦无千里之手矣。” | 
| 示例 | 延叔坚有王佐之才,奈何屈~乎?★《后汉书·延笃传》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千的成语163条
| 千变万化 | 形容变化极多。 | 
| 千言万语 | 形容说得话很多。 | 
| 千锤百炼 | 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 千村万落 | 形容众多的村落。 | 
第二个字是里的成语94条
| 十里长亭 | 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以后每五里有一短亭,供行人何处,亲友远行常在此话别。 | 
| 鳌里夺尊 | 犹言出类拔萃。 | 
| 百里挑一 | 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 
| 百里之才 |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后称才能平常的人。 | 
| 必里迟离 | 阴历九月九日。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1084条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第四个字是足的成语89条
| 高材疾足 | 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 
| 家给民足 | 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 
| 自给自足 | 给:供给。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 | 
| 挨肩并足 | 形容人群拥挤。 | 
| 安分知足 |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第一个字是足的成语20条
| 足兵足食 | 粮食、军备充足。 | 
| 足不出户 | 脚不跨出家门。 | 
| 足不出门 | 不出大门一步。指闭门自守。 | 
| 足不窥户 | 不出大门一步。指闭门自守。 | 
| 足不履影 | 比喻循规蹈矩。 | 
| 足不逾户 | 不出大门一步。指闭门自守。 | 
| 足尺加二 | 比喻过分、过头。 | 
| 足蹈手舞 | 犹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 | 
| 足高气强 | 犹言趾高气扬。 | 
| 足高气扬 | 犹言趾高气扬。 | 
第一个字发音是zu的成语30条
| 足兵足食 | 粮食、军备充足。 | 
| 镞砺括羽 | 比喻人刻苦磨练,力求精进。镞砺,磨砺箭头;括羽,用羽毛装束箭尾。 | 
| 阻山带河 | 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 | 
| 俎樽折冲 |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 
| 祖功宗德 |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开国之君为祖。有开创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则尊为宗。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849817256.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