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 拼音 | qián yí mò huà | 
| 释义 | 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 
| 出处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 示例 | 民众文学当有一种“~”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 | 
| 年代 | 近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润物细无声;陶令不知何处支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潜的成语31条
| 潜德秘行 | 指不为人知的德行。同“潜德隐行”。 | 
| 潜德隐行 | 指不为人知的德行。 | 
| 潜光匿曜 | 隐藏光采。常指隐居。同“潜光隐耀”。 | 
| 潜光隐德 | 指隐藏德才。 | 
| 潜光隐耀 | 隐藏光采。常指隐居。 | 
第二个字是移的成语20条
| 居移气,养移体 | 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 
| 流移失所 | 犹言流离失所。指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 
| 潜移暗化 |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同“潜移默化”。 | 
| 潜移嘿夺 | 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同“潜移默夺”。 | 
| 潜移默夺 | 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 | 
第三个字是默的成语11条
| 沉思默想 | 形容深入地思考。沉:深。默:不作声。 | 
| 昏昏默默 | 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指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 
| 潜濡默被 | 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 
| 潜濡默化 | 犹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 
| 潜神默记 | 潜神:潜下心来,用神专注。形容用心专注,默默记诵。 | 
第四个字是化的成语31条
| 千变万化 | 形容变化极多。 | 
| 败俗伤化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 出神入化 |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 
| 梗顽不化 | 指十分顽固,无法感化。 | 
| 九变十化 | 指变化多端。 | 
第一个字是化的成语18条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 | 
| 化腐成奇 | 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 | 
| 化腐为奇 | 指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或变无用为有用。同“化腐成奇”。 | 
| 化腐朽为神奇 | 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 | 
| 化干戈为玉帛 | 干戈:指打仗;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 | 
| 化及豚鱼 | 比喻教化普及而深入。 | 
| 化零为整 | 把零散的部分集中为一个整体。 | 
| 化民成俗 | 教化百姓,使形成良好的风尚。 | 
| 化民易俗 |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 
| 化日光天 | ①指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同“光天化日”。 | 
第一个字发音是hua的成语133条
| 花残月缺 |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哗世动俗 |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 | 
| 滑泥扬波 | 指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 | 
| 划地为牢 | 相传上古时,于地上画圈,令犯罪者立圈中,以示惩罚。后用以指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 
| 画饼充饥 |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 
| 话不投机 | 投机:意见相合。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900717529.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