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玉偷香
| 拼音 | qiè yù tōu xiāng | 
| 释义 | 比喻引诱妇女。  | 
| 出处 | 《晋书·贾充传》:“时西域有贡奇香,一著人则经月不歇,帝甚贵之,惟以赐充及大司马陈骞。其女密盗以遗寿,充僚属与寿燕处,闻其芬馥,称之于充。……” | 
| 示例 | 则这~的急心性,冷落了那画屏。★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二折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窃的成语7条
| 窃钩窃国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 
| 窃据要津 | 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 
| 窃窃私议 | 背地里小声议论。 | 
| 窃窃私语 | 背地里小声说话。 | 
第二个字是玉的成语56条
| 白玉微瑕 | 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 
| 白玉无瑕 | 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 
| 抱玉握珠 |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 
| 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 盗玉窃钩 | 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 
第三个字是偷的成语19条
| 侈纵偷苟 | 指奢侈放纵,苟且偷生。 | 
| 苟且偷安 | 苟且:得过且过;偷安:只图眼前的安逸。只顾眼前的安逸,不顾将来。 | 
| 苟且偷生 | 苟且:得过且过;偷生:苟且地活着。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 
| 韩寿偷香 | 比喻男女暗中通情。 | 
| 换日偷天 | 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 
第四个字是香的成语28条
| 齿颊生香 | 嘴边觉有香气生出。形容谈及之事使人产生美感。 | 
| 春暖花香 | 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 
| 撮土焚香 | 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 
| 膏泽脂香 | 指油脂类的化妆品。 | 
| 古色古香 | 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 
第一个字是香的成语16条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 香车宝马 |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 
| 香闺绣阁 | 旧指女子的内室。 | 
| 香花供养 | 供养:奉养。原为佛家语。指用香和花供养,是佛教的一种礼敬仪式。后比喻虔诚的敬礼。 | 
| 香火不绝 |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 
| 香火因缘 | 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指彼此契合。 |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用来比喻彼此意志相投。 | 
| 香轮宝骑 |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同“香车宝马”。 | 
| 香象渡河 |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 
| 香象绝流 |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同“香象渡河”。 | 
第一个字发音是xiang的成语132条
| 降妖捉怪 | 原指有法术的人可以降伏妖精,捉拿鬼怪。后比喻以强大的力量战胜凶恶的敌人。 | 
| 乡利倍义 |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 
| 相机而动 |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 详情度理 | 审察情由,推测事理。 | 
| 祥风时雨 | 形容风调雨顺。多比喻恩德。 | 
| 享帚自珍 | 比喻物虽微劣,而自视为宝。 | 
| 响彻云表 | 形容声音响亮,好象可以穿过云层,直达高空。同“响彻云霄”。 | 
| 想当然 |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 
| 向壁虚构 | 向壁:对着墙壁。即对着墙壁,凭空造出来的。比喻不根据事实而凭空捏造。 | 
| 巷尾街头 | 指大街小巷。 | 
| 项背相望 | 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 
| 象齿焚身 | 焚身:丧生。象因为有珍贵的牙齿而遭到捕杀。比喻人因为有钱财而招祸。 | 
| 像模像样 | 形容着重或隆重的样子。 | 
| 橡饭菁羹 | 以橡实作饭,芜菁为羹。泛指饮食粗劣。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4934317711.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