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柔吐刚
| 拼音 | rú róu tǔ gāng |
| 释义 |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
| 出处 | 《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联合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茹的成语4条
| 茹古涵今 |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 茹苦含辛 | 辛:辣;茹:吃。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 |
| 茹毛饮血 | 茹:吃。用来描绘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的生活。 |
| 茹柔吐刚 |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
第二个字是柔的成语12条
| 刚柔相济 |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
| 怀柔天下 | 使天下归服。怀柔:旧指统治者用政治手腕笼络人心,使之归服。 |
| 内柔外刚 |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
| 仁柔寡断 | 谓柔弱而缺乏主见。 |
| 茹柔吐刚 | 柔:软;刚:硬。吃下软的,吐出硬的。比喻怕强欺软。 |
第三个字是吐的成语25条
| 出词吐气 | 犹谈吐。 |
| 出言吐词 | 犹言谈吐。指说话。 |
| 出言吐气 | 犹言谈吐。指说话。 |
| 出言吐语 | 犹言谈吐。指说话。 |
| 啜食吐哺 | 辍:中止,停止。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
第四个字是刚的成语12条
| 百炼成刚 |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
| 内柔外刚 | 内心柔弱,外表刚强。亦作“外刚内柔”。 |
| 破坚摧刚 | 指攻破摧毁强敌。 |
| 气血方刚 | 犹血气方刚。指精力正值旺盛。 |
| 柔能克刚 | 指以柔弱的手段能够制服刚强的人。同“柔能制刚”。 |
第一个字是刚的成语8条
| 刚愎自用 |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
| 刚肠嫉恶 | 刚肠:性情刚直;嫉:憎恨。性情刚直,憎恨邪恶。 |
| 刚戾自用 | 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同“刚愎自用”。 |
| 刚柔相济 |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
| 刚毅木讷 |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
| 刚正不阿 |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
| 刚直不阿 | 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
| 刚中柔外 |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
第一个字发音是gang的成语19条
| 刚愎自用 | 愎:任性;刚愎:强硬回执;自用:自以为是。十分固执自信,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
| 岗头泽底 | 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 |
| 纲纪废弛 | 纲:政纲。纪:法纪。废弛:颓废松弛。国家的政纲、法纪、秩序松弛不振。 |
| 钢浇铁铸 | 比喻坚毅顽强。 |
| 扛鼎拔山 | 扛:双手举起。拔起大山,举起重鼎。形容力气很大。 |
| 亢音高唱 | 亢:喉咙。放开喉咙,高声歌唱。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16621897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