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夫成市虎
| 拼音 | sān fū chéng shì hǔ | 
| 释义 |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同“三人成虎”。 | 
| 出处 | 《宋书·乐志三》:“三夫成市虎,慈母投杼趋。”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主谓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三的成语188条
| 三茶六饭 |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 
| 三生有幸 |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 
| 三旨相公 |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 三百六十行 |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 
| 三百瓮齑 |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 
第二个字是夫的成语45条
| 村夫俗子 | 指粗野鄙俗的人。 | 
| 村夫野老 | 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 
| 独夫民贼 | 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贩夫贩妇 | 旧称小商小贩。 | 
第三个字是成的成语187条
| 养痈成患 |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 
| 白手成家 | 没有依恃,而独立兴起的家业或事业。 | 
| 百炼成刚 | 刚通钢。铁经过反复锤炼便成为坚韧的钢。比喻人经过多次磨炼而成为有用之才。 | 
| 百炼成钢 |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 百巧成穷 | 指有多种才能的人反而贫困不堪。同“百巧千穷”。 | 
第四个字是市的成语24条
| 奔走如市 | 走:跑。市:集市。形容为某种目的而奔忙、活动的人很多。 | 
| 闭关绝市 | 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 
| 搀行夺市 | 跨行业抢生意。比喻越权夺职。 | 
| 朝衣东市 | 指大臣等待被杀。 | 
| 臣门如市 | 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 
第一个字是虎的成语37条
| 虎背熊腰 | 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 虎变龙蒸 | 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 
| 虎不食儿 |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 
| 虎步龙行 | 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 
| 虎超龙骧 | 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 
| 虎党狐侪 | 比喻凶恶狡黠之辈。 | 
| 虎荡羊群 | 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 
| 虎斗龙争 |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 
| 虎而冠 | 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 
| 虎据龙蟠 |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同“虎踞龙盘”。 | 
第一个字发音是hu的成语164条
| 鹘仑吞枣 | 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 
| 鹄面鸠形 |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 
| 呼不给吸 | 形容吓得来不及喘气。 | 
| 忽忽不乐 |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 
| 囫囵半片 | 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其中的大概意思。 | 
| 狐奔鼠窜 | 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 | 
| 胡作胡为 | 犹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 
| 壶浆塞道 |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 
| 湖光山色 | 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 
| 猢狲入布袋 | 猢狲:猴子。猴子进了口袋。比喻行动失去约束。 | 
| 葫芦依样 |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 
| 瑚琏之器 |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 
| 糊口度日 | 糊口:本是喝粥的意思。度日:过日子。勉强维持生活,打发日子。 | 
| 虎背熊腰 | 背宽厚如虎,腰粗壮如熊。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 
| 互剥痛疮 | 比喻互揭阴私。 | 
| 户曹参军 | 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 | 
| 护国佑民 | 捍卫国家,保护人民。 | 
| 怙才骄物 | 犹言恃才傲物。仗着自己有才能,看不起人。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195219135.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