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间之音
| 拼音 | sāng jiān zhī yīn | 
| 释义 | 指淫靡的音乐。 | 
| 出处 |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桑的成语25条
| 桑弧蒿矢 | 指行桑弧蓬矢之礼以励志。蒿,蓬蒿。 | 
| 桑弧蓬矢 | 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 
| 桑户桊枢 |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 
| 桑户蓬枢 | 编桑枝为门,立蓬条为枢。形容家境贫穷。 | 
| 桑户棬枢 | 以桑枝为门,木条为枢。形容居处简陋,家境贫寒。 | 
第二个字是间的成语29条
| 半间半界 |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 
| 半间不界 |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 
| 壁间蛇影 | 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徒自惊扰。 | 
| 不间不界 | 比喻左右为难,不好处理。也形容样子别扭。同“不尴不尬”。 | 
| 草间求活 | 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1084条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第四个字是音的成语24条
| 北鄙之音 |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 
| 遏密八音 |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 
| 金口玉音 |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 
| 空谷足音 |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 靡靡之音 | 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 
第一个字是音的成语5条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 音容宛在 | 音:声音;容:容颜;宛:仿佛。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 | 
| 音容笑貌 | 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用以怀念故人的声音容貌和神情。 | 
| 音问两绝 | 书信与消息都断绝。亦作“音问杳然”。 | 
| 音信杳无 | 没有一点消息。 | 
第一个字发音是yin的成语195条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 
| 阴差阳错 | 比喻由于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错。 | 
| 茵席之臣 | 茵席:铺垫的东西,褥垫、草席。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 | 
| 荫子封妻 | 妻子得到封号,子孙获得世袭官爵。指建立功业,光耀门庭。 | 
| 音容如在 |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形容对死者的想念。同“音容宛在”。 | 
| 殷浩书空 | 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 | 
| 喑噁叱咤 | 喑噁:发怒声。叱咤:呵斥声。形容厉声怒喝。 | 
| 堙谷堑山 | 指挖山填谷。 | 
| 吟风弄月 | 旧指文人写作或朗诵以风月等自然景色为题材的作品。现多形容作品空虚无聊。 | 
| 寅吃卯粮 | 这一年吃了下一年的粮。比喻经济困难,收入不够支出,预先支用了以后的进项。比喻指经济困难,入不敷出。 | 
| 崟崎磊落 | 形容性情卓异不凡。 | 
| 淫词秽语 | 不健康猥亵的言词。同“淫词亵语”。 | 
| 银钩虿尾 | 比喻书法的钩、挑等笔画遒劲有力,有如银钩和蝎尾。一说虿尾指指蝎子的尾巴,能揵然上卷,写“乙”、“丁”、“亭”等字之末趯,须驻锋而后趯出,故遒劲有力。 | 
| 夤缘攀附 | 拉拢关系,攀附权贵,以求高升。 | 
| 龈齿弹舌 | 龇牙咧嘴地咒骂。 | 
| 引而不发 | 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 
| 饮犊上流 | 指蔑视爵禄名位,风操高洁。 | 
| 隐占身体 | 隐藏、掩护自己真面目的意思。 | 
| 印累绶若 | 形容官吏身兼数职,声势显赫。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213219234.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