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艾
| 拼音 | sān nián zhī ài | 
| 释义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 出处 |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今四十七岁矣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三的成语188条
| 三茶六饭 |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 
| 三生有幸 | 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 
| 三旨相公 |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 三百六十行 | 旧时对各行各业的通称。 | 
| 三百瓮齑 |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 
第二个字是年的成语81条
| 百年不遇 | 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 
| 百年大计 | 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 
| 百年大业 | 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重要计划或措施。同“百年大计”。 | 
| 百年好合 | 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 
| 百年好事 | 指婚姻喜事。 | 
第三个字是之的成语1084条
|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 记问之学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 
| 姜桂之性 | 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 | 
| 内顾之忧 | 内顾:在外边而顾念家事或国事。旧时形容没有妻子,身在外又要顾虑家事。现形容有内部的忧虑。 | 
| 丘山之功 | 比喻功绩伟大。 | 
第四个字是艾的成语7条
| 方来未艾 | 指(恩泽)方始来到尚未止歇。 | 
| 方兴未艾 | 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 
| 方滋未艾 | 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同“方兴未艾”。 | 
| 期期艾艾 | 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 
| 三年之艾 | 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 | 
第一个字是艾的成语1条
| 艾发衰容 | 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 
第一个字发音是ai的成语115条
| 哀哀父母 |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的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 唉声叹气 |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 挨冻受饿 |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 
| 捱风缉缝 | 指多方钻营,找门路。 | 
| 嗳声叹气 | 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 
| 矮人观场 |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 蔼然可亲 | 蔼然:对人和善的样子。形容态度和气,使人愿意接近。 | 
| 艾发衰容 | 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 
| 爱别离苦 | 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 
| 碍口识羞 | 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 
| 暧昧不明 | 暧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态度不明朗,关系不鲜明。 | 
| 僾见忾闻 | 僾:仿佛,隐约;忾:叹息。仿佛看到身影,听到叹息。形容对去世亲人的思念 | 
| 騃女痴儿 |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216619253.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