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锐则不高
| 拼音 | shān ruì zé bù gāo | 
| 释义 |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 
| 出处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山锐则不高,水径则不深。” | 
| 示例 | |
| 年代 | 古代 | 
| 用法 | |
| 结构 | 偏正式 | 
| 词性 | 中性 | 
| 近义词 | |
| 反义词 | |
| 灯谜 | |
| 歇后语 | |
| 英文 | 
第一个字是山的成语71条
| 山肴野蔌 | 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 
| 山陬海噬 | 形容遥远偏僻的地方。 | 
| 山复整妆 | 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 | 
| 山包海容 | 比喻器量宏大,胸襟开阔。 | 
| 山崩川竭 | 山岳崩塌,河川干枯。古代认为是重大事变或其征兆。亦作“山崩水竭”。 | 
第二个字是锐的成语5条
| 精锐之师 | 精锐:指军队装备优良,战斗力强;师:军队。指战斗能力很强的部队。 |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 山锐则不高 | 比喻人太露锋茫,就成不了大事。 | 
| 养锐蓄威 | 培植威力,积蓄锐气。同“养威蓄锐”。 | 
| 执锐披坚 | 执:拿着;锐:锐利,锋利,指兵器;坚:指铠甲,古代军人护身的战衣。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形容投身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 | 
第三个字是则的成语35条
| 兵强则灭 | 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 
| 剥极则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 不进则退 | 不前进就要后退。 | 
| 不平则鸣 |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 
| 大杖则走 | 杖:木棍;走:逃跑。舜的父亲用大棍子打他时,他就逃走躲避,免陷父亲于不义。旧时宣扬的封建孝道。 | 
第四个字是不的成语36条
| 玉不琢,不成器 |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 
| 不法古不修今 |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 不知者不罪 | 罪:责备,怪罪。因事先不知道而有所冒犯,就不加怪罪。 |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 
| 道不同不相为谋 |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 
第一个字是高的成语125条
| 高材疾足 | 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 
| 高岸深谷 | 指幽僻的处所。形容幽峭深邃。也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 | 
| 高傲自大 | 自以为了不起,极其骄傲,看不起别人。 | 
| 高不成,低不就 | 高而合意的,做不到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肯做或不肯要(多指选择工作或配偶)。 | 
| 高不成低不就 | 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 
| 高不凑低不就 | 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 
| 高不辏低不就 | 犹言高不成低不就。 | 
| 高不可登 | 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同“高不可攀”。 | 
| 高不可攀 | 攀: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高得手也攀不到。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 
| 高步阔视 | 形容气慨不凡或态度傲慢。同“高视阔步”。 | 
第一个字发音是gao的成语162条
| 高材疾足 | 高材:才能高;疾足:迈步快。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 
| 膏车秣马 | 为车上油,给马喂料。指准备起程。 | 
| 櫜弓戢戈 | 指收藏干戈弓矢。后指停息战事。 | 
| 缟纻之交 | 缟纻:缟带和纻衣。缟带指用白色绢制成的大带。纻衣指用苎麻纤维织成的衣服。指交情笃深。 | 
| 槁木死灰 |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 
| 告贷无门 | 告贷:向别人借钱。想借钱但没有地主借。指生活陷入困境。 | 
推荐成语大全
本文地址:http://www.newxue.com/chengyu/123645254319462.html
推荐名人名言
返回: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